株洲市纲要主要规划指标进行监测评价

``


  株洲&ldqu;十二五&rdqu;《纲要》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教育科技、资源环境、民生改善五个方面,确定了35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6项,约束性指标9项。《纲要》实施两年半来,主要指标实施顺利,大部分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部分指标完成有一定难度。约束性指标大部分进展顺利,表明政府履行职责能力明显提高。依据《纲要》、《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各职能部门中期评估报告,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一、约束性指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20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3%,202年达到997%,该指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20年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05%,202年达到074%,该指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万元GDP能耗下降(五年累计)&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全市万元GDP能耗比&ldqu;十一五&rdqu;期间下降7%。20和202年,我市万元GDP能耗分别为0964吨、0903吨标煤。两年分别下降43%和63%,累计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06%,完成&ldqu;十二五&rdqu;节能目标进度任务的606%,超出目标进度任务206个百分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累计减少都要达到0%。20年末,化学需氧量削减率2%,二氧化硫增长58%,氨氮消减率2%,氮氧化物增长23%,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202年末,化学需氧量削减率237%,二氧化硫削减率763%,氨氮削减率2%,氮氧化物削减率95%。因我市控制污染物减排的项目,大多是近两年新上项目,大部分项目建成运营需要一段时间,有的则正在建设之中;同时由于清水塘工业企业绿色搬迁项目落实困难、《株洲市一江四港整治工作方案》启动缓慢、洗水企业搬迁改造工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造成部分指标差距较大。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应达到7%。因数据统计体系尚未健全,无法对该指标进行准确评估。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达到95%。20年和202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089%和9793%,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应达到5%。因数据统计体系尚未健全,无法对该指标进行准确评估。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应达到75%。20年和202年,我市城区范围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825%和846%。县域主要城镇的指标数值暂无法统计,但从城区范围内完成情况分析,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85%。20和202年,城区范围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00%。县域主要城镇的指标数值暂无法统计,但从城区范围内完成情况分析,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应达到50%。20年和202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09%和44%。与规划目标相比,差距较大。

   活立木蓄积量&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活立木蓄积量应达到2000万立方米。20年,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50万立方米,202年达到9563万立方米,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耕地保有量&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耕地保有量为205万公顷。20年和202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均保持在207824万公顷水平,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人口自然增长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8&prl;以内。20年末和202年末,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9&prl;和664&prl;。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应达到4%。20年和2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633元和2596元,分别增长46%和45%,均高于规划进度要求。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农民人均纯收入&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应达到4%。20年和2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327元和0972元,分别增长28%和76%,均高于规划进度要求。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应达到90%以上,但因数据统计体系中,&ldqu;应保人数&rdqu;一项数据暂未统计,无法计算参保率,该指标无法实现准确评估。

   城乡居民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城乡居民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应达到95以上。2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8%。202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9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2%。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应达到8万套。20和20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情况分别达到23万套和4万套。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每千人医生数&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每千人医生数应达到28人/千人。20年和202年,全市每千人医生数分别达到20人/千人和94人/千人,与&ldqu;十二五&rdqu;规划目标相比,略有差距。

   二、预期性指标&bsp;

   地区生产总值&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应达到2400亿元,年均速度3%。20年和20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5639亿元和7594亿元,分别增长4%和8%。其中,202年GDP增长速度低于规划目标(年均增长3%)2个百分点,与&ldqu;十二五&rdqu;规划目标相比,略有差距。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应达到7000亿元。20年和202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849亿元和505亿元,分别增长356%和355%,两年累计9995亿元。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全市进出口总额&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应达到6%。20年和2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分别为87亿美元和25亿美元,分别增长222%和53%。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财政总收入&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速度5%。20年和20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分别为7536亿元和238亿元,分别增长339%和29%。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三次产业结构&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应达到5:55:40。20年和20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85:605:3和83:606:3。从两年实施情况看,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这是由于我市属于重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工业拉动,结构调整任务在短期内无法快速实现。同时,我市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想尚未根本改变,企业服务外包意识不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比较突出,服务业许多行业过于依赖政府投入,较为普遍地存在竞争不充分的问题,缺乏自我发展、内生发展的机制和动力。在税收、融资、生产要素价格等政策上,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大,造成指标距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应达到30%。20年和20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35亿元和3504亿元,分别占GDP比重为23%和99%。主要原因:一是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建设速度有所放缓,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仍未取得现实性进展。二是航空和轨道交通领域的主要产品基本属于计划经济订单,市场需求易于饱和,同时价格受控于政府。三是高新技术骨干龙头企业较少,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内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造成指标距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应达到40%。20年和20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8%和4%,该指标完成情况距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应达到65%。20年和202年,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55%和567%,与规划目标相比,略有差距。

   城镇化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城镇化率应达到65%。20年和202年,全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7%和59%,完成情况较好。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应达到25%。20年和202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和79%。低于规划进度目标,与规划目标相比,略有差距。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应达到6件。20年和202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96件/万人和267件/万人。完成情况较好。&bsp;

   城镇登记失业率&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应保持在5%以内。20年和202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和3%。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累计)&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累计达到25万人。20年和20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为58万人和62万人,两年累计2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48%。均高于年均增加5万人的规划目标要求。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居民恩格尔系数&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间,居民恩格尔系数应保持在40%以内。20年和202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和35%,达到规划控制要求;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8%和397%,20年略高于规划控制要求的8个百分点,202年达到规划控制要求。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间,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应保持在65%以上。20年和202年,全市民生支出分别为266亿元和45亿元,分别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72%和698%。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人均预期寿命&bsp;规划&ldqu;十二五&rdqu;期末,人均预期寿命应达到76岁。20年和202年,人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52岁和754岁。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以上这篇株洲市纲要主要规划指标进行监测评价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规章制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公文网网,谢谢。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