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计划

``
民政局工作计划


  **年,全市民政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十届**次全会、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2338"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有**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立足新起点,紧抓机遇,正视挑战,牢固树立幸福**理念,推动社会建设转型升级;建立新机制,构建完善"六个体系",精心打造"六个平台",改革提升"六个中心",认真落实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全力打造城乡幸福社区,努力增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优势。
  一、构建完善六个体系
  --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应急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理念和管理机制,推进社会救助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提高0%至4%,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由按当地低保标准的2倍提高到5倍。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专项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完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物价上涨与发放临时补贴联动机制。扩大分类救济种类和范围,加强对低收入困难边缘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完善慈善超市管理制度,促进慈善超市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集中供养成年孤儿安置政策,改善孤儿基本生活。成立市、区(县级市)两级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开展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增强居民防灾意识和避险技能。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出台《**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配套工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机制,提高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事件应急救助能力。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5年)》和《广东省**-20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具有**特色、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面向所有老年人,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以满足全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调研起草并争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20年)》。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扩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提高补助标准。抓紧推进市第二老人院和市老年病康复医院建设,天河、花都、南沙、萝岗区和从化市要加快建设一所200张床位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有条件的区、县级市要对现有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扩建,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扶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发展,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高新增床位资助和运营资助标准。积极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安排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建设,加大农村敬老院维修改造力度,建设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拓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积极落实广佛两地老年人和优抚对象优待同城化。
  --幸福社区建设体系。落实国务院《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5年)》,按照市委九届**次、十届二次全会的部署,以打造城乡幸福社区为目标,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加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衔接的幸福社区建设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幸福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提炼幸福社区内涵及评价标准,探索幸福社区建设路径,出台幸福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街道"一队三中心"建设,上半年完成全市所有街道"一队三中心"组建及人员整合工作。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大力发展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社区服务,积极将农民工等群体中的常住人口纳入社区服务范围。积极探索社区组织、外来人口、驻区单位、志愿者参与社区自治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建设。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站(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进农村。
  --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全力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着力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和市场化。精心组织实施省社会工作委员会确定的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和越秀区"城市社区治理"。按照"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严格管理、提高效率"的工作原则,全面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分类登记、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分类年检的社会组织分类发展体系和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登记、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体系。加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力度,并将社会组织评估结果运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评标专家库和评估人员数据库,加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考核评估,指导各区、县级市开展日常跟踪监督和考核评估工作。加快开发社会需求大、缺口大的社会工作岗位,优化全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推行社会工作资格认证制度。制定激励和保障机制,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吸引外地人才加入。组织开展社会工作员培训考核登记工作,加快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向社会工作员转变,解决当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体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建立健全"普惠"和"优待"并行的优抚保障制度。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逐步实行抚恤补助和优待金城乡一体化。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落实医疗机构对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先优惠措施。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维修,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烈士子女身份认定和生活补助发放等工作。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修订我市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和改进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认真做好军休人员接收安置工作。加强军休服务管理,继续做好军休干部房改工作,协调推进军休干部住宅旧楼加装电梯工作。完善军供保障服务设施和网络。**年是新一轮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开局之年,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规划。要着力在教育拥军、文化拥军、"两新"组织拥军、社区共建等方面有新突破,树立新的双拥品牌和亮点,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生机和活力。牵头举办建军85周年文艺活动。全力做好涉军信访维稳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环境。
  --民政政策法规体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法制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民政工作中心任务,以推动民政立法进程为重点,以提高民政执法水平为核心,以创新民政法制监督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民政法制队伍为保障,全面完善民政政策法规体系,全面提高民政法制工作水平。积极加快民政立法进程,启动《**市社会组织促进条例》、《**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条例》及《**市社会工作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起草工作,推进《**市地名管理条例》、《**市殡葬管理规定》修订工作,完成《**市老年人优待办法》修订工作。实施《**市民政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办法》,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年度制定计划,规范制定审查程序,保障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做好《**市募捐条例》施行工作,制定实施细则,完善募捐许可及相关工作程序。努力提高民政执法水平,正确理解各项民政工作的法律属性,掌握相应类别执法行为的特点和要求,加大社会组织、地名管理、殡葬管理工作行政处罚力度,把民政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落到实处。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着重推进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规范化建设,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监督。切实做好复议应诉工作,不断加强普法培训工作。
  二、精心打造六个平台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在开展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及0个试点平台被列入省级居家养老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争取实现市本级和各区、县级市建有一个集生活照料、卫生清洁、送餐服务、文娱活动、日间托老、医疗护理、心理疏导、康复保健、信息支援、紧急援助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低偿、有偿的居家养老服务。
  --家庭综合服务平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在街道(镇)设置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根据区域服务需求,以家庭、青少年、长者等重点群体的服务为核心,科学设置服务项目,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优质的社会服务。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必须具备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办公和服务场所,可以整合现有的街道文化站、工疗站、党员活动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服务场地资源,通过新建、置换、租赁等方式多渠道解决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场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必须配备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原则上每0万元购买服务经费须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总数的2/3以上为社会服务领域相关专业人员、/2以上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必须配备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服务设施,要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力度,资助配置社区服务设备。各区、县级市要有规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到**年上半年每个街道至少建成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社会组织培育平台。扩大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场地规模,加快推动区、县级市及街、镇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力争/2的区、县级市和有条件的街镇建成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形成多层级社会组织培育网络。进一步完善培育基地功能,使其成为公益服务项目的孵化器、社会组织交流共享的平台以及政府指导、服务、支持和联系社会组织的平台,将其打造成为"社会组织之家"。开展以公益服务项目登记成立社会组织试点,大力发展公益服务类、社会服务类和城乡基层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完善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筹备成立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多渠道筹措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发展。
  --社会事务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婚姻登记、地名、殡葬等专项社会事务服务平台。要落实国务院和部、省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有关要求,加强救助管理专项工作组织领导,健全主要流出地跨区域协作机制。持续开展"接送流浪儿童回家"救助保护专项行动,落实受助未成年人教育医疗、身份户籍、培训矫治、返乡安置政策,保持街面基本无流浪未成年人的工作成效;推进救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争创国家等级救助管理机构,加强流动救助服务队伍建设,优化救助管理社工参与模式,深化全天候救助和属地化管理,全面发挥救助管理增进民生福祉、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城市环境的作用。推进婚姻登记机构标准化建设,争创国家等级婚姻登记机构,规范全市婚姻登记队伍管理,健全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积极应对特殊日子婚姻登记需求,稳步推进涉外婚姻登记事权下放工作。制定**市地名标志地方标准,建立市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整治非标准地名标志。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组织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