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林基贞、喜庆十九大”交流材料10篇

``
本文 由第 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3

“学习林基贞、喜庆十九大”交流材料0篇

学习林基贞,应做好三种人

打开清廉镇江网站,映入眼帘的是纪委满满的工作动态和一面正在飘扬的鲜红党旗,这面旗帜象征了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突出奉献,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用一生书写的忠诚礼赞。向林基贞同志学习,是要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忠于事业、恪尽职守,家风严谨、乐于助人”,短短24个字,刻画了一位认真严谨的纪检干部形象。对比起来,80,90后的年轻人一直被贴的标签是满怀理想而普遍焦虑,兴趣至上却缺乏耐性。怎么才能传承好林基贞精神,我想应该结合她的事迹深入思考“我是谁、为了谁、怎么做”这三部曲,夯实思想堡垒,锤炼过硬品质。
找准角色定位,做对党忠诚的纪检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对自身定位准确、对纪检工作定位准确,才能做到像林基贞一样头脑清醒、政治坚定,肩负好监督执纪问责使命。要拧紧“思想阀门”。讲政治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牢把握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忠诚履职,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明确“身份印记”。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章党规党纪的执行者,是党的路线方针的捍卫者,在当前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满怀期待的时代背景下,坚决把党的纪律维护好,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要深耕“责任田”。工作中会有三种态度:一是把工作当成事业,二是把工作当作职业,三是把工作当成副业,态度不同,结果大相径庭。我们要有正确的事业观,像林基贞一样把工作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才会对工作怀有敬仰之心、珍爱之情;才会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做事;才会克服浮躁的情绪,克服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心态;才能有遇到困难不畏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气。
牢记执纪为民,做群众满意的纪检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执纪问责中,要自觉地把群众满不满意、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才能做到像林基贞一样忠于事业、忠于人民,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品牌形象。真情服务群众。由于岗位的特殊性,纪检监察干部会让普通百姓和党员干部“敬而远之”,我们不能因此端架子、摆谱子,而是要树立待人真诚、亲切有礼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以真情换真心,以真情换实情,打通干群“心理墙”,保持干群“零距离”。一切为了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谋划工作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群众来信来电来访过程中、在惠民大走访过程中、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中,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收集上来,下大力气切实解决。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在开展工作时,要广泛发动、组织、宣传、联系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时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让群众了解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切实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形成依靠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一切让群众满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意见是指挥棒,也是试金石,群众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最权威的评判者。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在检验评价我们的工作成效时,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倾听群众意见中不断改进工作。
涵养优良作风,做担当干净的纪检人。好作为源于好作风,好作风成就好作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养成良好作风,才能做到像林基贞一样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纪检监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崇尚勤学之风。毛主席语录里有句话被全国人民牢牢记得,那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时候,我们看着教室墙上的这行字勤奋学习;工作了,我们依旧要保持学习的良好习惯,经常给精神“补钙提神”,为能力“充电加油”。要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党章党规、《准则》《条例》不仅能帮我们筑牢信仰之基,更是我们执纪审查、量纪量罚的依据,我们要比一般党员学的更熟更精更透,在工作中熟练运用;要学习中央大政方针,正确分析、科学研判反腐败斗争形势,准确把握工作节点,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要学习业务知识,努力适应监察委成立后的新常态,做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方面的法律知识储备。要树牢实干之风。实干要做到想干、敢干、会干。想干要求我们有责任心、事业心,对腐败现象嫉恶如仇;敢干要求我们要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会干要求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能明辨是非、识别真假、见微知著。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净化政治生态、维护党内风清气正,用我们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我们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要践行廉洁之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模范遵纪守法是纪检监察工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工作能否得到服膺的关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监督者,我们更应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做公平正义的楷模。面对任何考验,都要行得正、坐得端,永葆“打铁人”的一身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
学习林基贞先进事迹,我们要真学、真改、真做,沿着她的足迹行稳致远、砥砺前行,扎实做好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为全市纪检监察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bsp;
&bsp;


(学习林基贞)
&bsp;脚踏实地追榜样&bsp;忠于纪检做“三好”

谈到榜样、谈到优秀共产党员,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人,第一时间,我想到了为共产主义献身、慷慨赴死的先驱烈士李大钊;想到了建国初期无私忘我、唯有奉献的先锋劳模王进喜,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人格的高大,让我感慨自身的“矮小”。回想大学入党时,自己也曾满怀热血面对党旗宣誓,立志要追随楷模的脚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挫折的打磨,自己彷徨过、浮躁过、也懈怠过。在学习了林老忠诚坚定、恪尽职守、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后,我明白了,只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依然可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品德,诠释优秀共产党员的定义。
“青年兴则党兴,青年强则党强。”,刚刚召开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对青年党员寄予厚望,作为一名刚毕业就参与进这场反腐攻坚战中的青年党员,我忐忑而自豪。当我忐忑不安,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纪检人时,林老平凡却楷模的一生,点亮了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身边何时缺少过林老这般的榜样、这样的标杆,也正是他们,让我对纪检工作充满自豪,立志忠于纪检工作,努力争做“三好”。
“第一好”是要有“好品德”。百行以德为首,“德”是做人之本,也是思维、行事的灵魂所在。古人也常把“修身”作为第一要求,看成是做一切工作最起码的资格,纪检工作承担着查贪肃腐的重要职责,没有崇高的德,就无法驾驭纪检工作朝客观、公正、正义方向奔驰。纪检人最重要“德”是以“忠诚”为根本属性的职业道德,就是忠诚于党赋予的使命、忠诚于纪检工作的职责。从自己的审理工作而言,好品德就是要始终加强自己的“四个意识”,尤其是政治意识,在材料审核、定性量纪、案件讨论等过程中,不偏不倚,完全出于公心,严格贯彻党纪国法的相关规定,宽严相济的完成各项纪律处分工作。而离开工作,在社会上,自己也要学习林老的精神,旗帜鲜明的讲政治,谨言慎行,拒绝低俗,时时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纪检人的形象,这几年,社会对我们纪检工作者的评价之高,也使我们要在这方面更加严于律己、砥砺前行;在家庭中,就是要扮演好儿子、丈夫的角色,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身体力行,树立好的家风。
“第二好”是要有“好本领”。“才者,德之资也。”一个纪检人如果没有“本领”,即使品德优良、值得信赖,但也难担的起查贪肃腐的重任。纪检人的“本领”何来?“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行”,就是从心无旁骛的学中来,从脚踏实地的干中来。十八大以来,纪检人经历了“两个责任”“三转”、“四种形态”等项新工作、新要求的考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规则》等一系列党内法规陆续出台,4年多的纪检经历,自己切身感受到了纪检工作从程序规范、文书格式到审查理念、审理标准的全方位变化。一天不学习,一天不工作,都有掉队的风险。从自身而言,在这一变革时期,自己得到了审查、审理等不同岗位的锻炼,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学习,开展工作。在今后的审理工作中,自己要以忠诚于本职工作为基础,提升总结分析的能力,寻找案件本身反映出的问题,需要注意的重点,系统的了解一些部门、单位存在的风险节点,以便更全面的提出审理意见、做好与审查部门的沟通;要更注重学习、工作计划的制定,提升工作的效率,面对十九大后的监察体制改革,抓住目前在公诉部门学习的机会,做好知识储备,熟悉未来纪检监察工作的流程、标准。面对工作,依然有卷帙浩繁的业务知识等着我去学习,实际审理中,自己仍然还存在着不少盲区,但我坚信只要肯学肯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bsp;“第三好”是要有“好脾气”。纪检人的好脾气,绝不是做滥好人、做和事老、对违纪违法放之任之,而是一种为事业心甘情愿的奉献,就是要戒骄戒躁、务实用心的办好每一件案件、挽救每一个违纪对象,忠诚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对广大的纪检人而言,尤其是对执纪审查一线的同志,“加班”是一种常态,因为保密需要、因为工作紧迫、因为纪律规定,个把月见不到家人、回不了家也是常有的事,这两年参与“两规”审查的过程中,自己身边的同志有自己伤了、病了不离火线的,长驻办案点家里老人、孩子无暇照顾的,自己身边的朋友,也常常会在我“失联”后,打趣的问,你是不是又“进去了”。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难免会有浮躁、不耐烦的时候,然而面对不正之风,没有纪检人的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如何压倒腐败?位卑未敢忘忧国,林老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岗位小、职级低,并不影响奉献的高尚。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学会克服浮躁,面对复杂的案件,静得下、坐得住;要勇于担当,做好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吃苦、敢吃苦。
忠诚,是对党的忠诚,是对事业的忠诚,也是对自己人身价值的忠诚。各位青年党员们,我们就是要朝气蓬勃,凭着不服输的干劲和敢于人先却甘于人后的态度,在这场攻坚战中,追随榜样,锤炼自己!
&bsp;


(学习林基贞)
学习林基贞同志先进事迹感想

林基贞同志的事迹是在今年6月29日全市综合派驻工作动员会上黄书记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上党课时听到的,林基贞同志在病床前向组织缴纳了最后一笔党费,之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后期组织上整理了她的生前事迹,提出了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向林基贞同志学习的决定。根据市纪委机关党委要求,由我代表第七党支部,就学习林基贞同志先进事迹的感想作交流发言。
林基贞同志生前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解放前参加工作,副科级离开岗位,离休后仍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心系组织、体恤民情,她的事迹虽平凡却感人,在当下少数人以“权钱至上”为价值观的时代,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林基贞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是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所必须具备政治品格,更是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政治觉悟。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的是以党纪政纪为健康标准,对所服务领域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政治体检和医治的一名政治医生,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坚定的政治信念,难以担此重任。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将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纪委的决策部署,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政治自觉和政治定力,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把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以忠诚、干净、担当为纪检监察干部做人做事的标准,力争做一名称职的纪检监察干部。
林基贞同志忠于事业、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是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职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保证。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党政纪条例、规则和规定,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的处置方法,切实把握监督执纪问责的节点和重点。特别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即,纪法衔接期间还有更多的新知识需要学习。我将秉承一贯的学习习惯,不断学习、勇于实践,打牢扎实的理论基础,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做一名忠于事业、恪尽职守纪检监察干部。
林基贞同志家风严谨、乐于助人的道德修养,是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的榜样,也是一个人修身齐家的价值标准。家风是党风的延续,也是社会风气的缩影,身为一名纪检干部更应家风正、要求严,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及家人,律人先律己。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全心全力给身边人以帮助,在工作中,做一个乐于助人好同事,关心年轻同志成长,设身处地为他们工作学习提供帮助。在社会上,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伸张正义、扶危济困,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公民。
林基贞同志是我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优秀分子之一,她的一生平凡而感人,相信通过此次向林基贞同志学习活动的开展,一定会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中迅速漫延开来,对推动我市纪检监察系统“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bsp;


(学习林基贞)
愿做人民群众中的一棵小树

一个事情只有同特别的事情联系起来,才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我而言,9月25日注定是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不仅是因为那是我来到纪委工作的第一天,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纪委上下,正在深入学习林基贞同志先进事迹。仿佛冥冥之中,我对林基贞同志的学习就成了我在市纪委工作的第一课,她对党无限忠诚的品格,就成了我在纪委工作中重要人生的航向。
自参加纪检工作以来,越是深入学习林基贞同志先进事迹,就越是感慨良多。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她忠于事业、恪尽职守,增强了我干事创业的勇气;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深化了我对共产党人优秀品格的理解。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林基贞同志哪怕在弥留之际,依然要求家人一切从简,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对小女儿更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替她把党费交给组织。这一幕幕场景,深深映在我的心里,更让我感到了自己和一名优秀共产党战士的差距。
前几天我又一次通读了她的事迹。她是那么的平凡,普通的身份地位,普通的工作经历,普通的日常生活,和其他人并无两样。她又是那么的不平凡,经历过革命战争,经受过党性洗礼,坚守着党员信念,始终热爱党、拥护党、坚守党,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貌也在她的身上散发了璀璨的光芒。我深深地感觉,林基贞同志的品格就是优秀共产党人的品格,学习林基贞同志就是要学习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镇江是拥有将近22万党员的城市,我也是22万党员中的一员,来自群众,依靠群众,也肩负着群众的重托。我愿做镇江人民群众中的一棵树,在镇江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服务群众,繁荣镇江。
我愿做一棵不断向上的树。一粒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树木,是因为不断向上的渴望。而共产党人的渴望则来自于使命担当的强大力量。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改革的最前线,成长向上的风雨很多,前进道路上的顽石也很多,只有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的执着韧劲,才能排除千难万险,担当起更大的责任。我将始终牢记林基贞同志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责任精神,在巡察工作中,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不前怕狼后怕虎,甘作铺路石,敢作急先锋,用这股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事业在责任中闪光。
我愿做一棵感知冷暖的树。一芽识春,一叶知秋。老百姓是朴实的,只期盼收入能更高一点,住得能更好一点;只期盼不为看病上学发愁,不为孤独养老难过。树草共生,花叶共荣,每一个期盼对老百姓的家计是那么的重要,这些多样化的期盼就像森林中的落叶和冬眠,万物休养生息,成就来年的壮丽。大树是要用枝叶为百姓遮风避雨的,是要用树干为百姓取暖生火的,感知冷暖就是感知百姓的冷暖,就是紧紧的和人民站在一起。我要成为大树,就是要学习林基贞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岗位上,从巡察工作中发现问题,从来信来访中了解诉求,从群众意见中找出结症,用工作的刚毅去包裹对百姓的柔情,通过自己一点一丝的努力,去相信去这个社会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愿做一棵吐故纳新的树。从幼苗到大树,每一刻都在吐故纳新,改善生态环境,焕发着全新的生命力。改革创新是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和十九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无不引领并支持着我们的发展。世界发展变化太大太快,知识就是自己不知道的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虽然我还算一个年轻人,学习能力还很强,但我深知自己欠缺的太多,更应该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求,时不我待加强学习。我要从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的方面去着手,切实加强理论素养,学会从细节上观察和研究问题,让多看、多思、多想成为我的追求和习惯,用实事求是的工作经验去探索工作创新。
正如从字面上看,“森林”是由五个“木”组成,在镇江这片大有可为的热土上,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一棵树,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树才构成了镇江良好的生态系统,才能抵挡风沙侵袭、经受狂风暴雨。我非常幸运能够生活在的这片森林之中,受到每一名领导、每一名同志的关心和爱护,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吸收养分、枝繁叶茂。
但无论怎样,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更加快速成长,成为一名纪检巡察战线上的有用之才。
&bsp;


(勤奋读书、学思践悟)
&bsp;浅谈曾国藩的修行

&bsp;《曾国藩儒雅的血性》这本书是由美国教育家和历史学家的黑尔所著。黑尔博士以中立者的角度,宏观讲述了国家大厦摇摇欲坠的清朝末期,曾国藩从一介书生到带兵将领,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出将入相,最终功成身退的一生。曾国藩,初名子城、宽一,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从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本书对曾国藩的个性特征做了开门见山、画龙点睛式的概括:“儒雅”、“血性”。儒雅,是点明曾国藩作为文臣、孔孟弟子,在学习上治学严谨,在修身上勤俭克己,注重自身人格的修养、锤炼,达到修身、齐家的境界。血性,则是点明曾国藩作为一名湘军将领,具有脾气倔、忍性重、吃得苦、不怕输、有蛮劲、好争胜等地道湖湘文化性格的特性,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例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深情地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而纵观中国近五百年的历史,总共有两位历史人物可以说完全达到上述四种境界,一个是王阳明,另外一个就是曾国藩。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思想学术、处世交友、治家方略、书法、人格修炼等方面均有很多值得后人研读与学习的地方。我认为,曾国藩的修行主要可以从“勤修”、“慎独”、“恒定”这三个方面谈起,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学起、做起。
“勤修”,就是勤勉的修行。曾国藩天资平平,前六次考秀才都失败了,一直到第七次才勉强中了一个秀才,为什么说勉强,因为这一次考试曾国藩是倒数第二名,一生修为、功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勤勉修行所致。勤于事功,故得以建立奇功异勋;勤于学业,故得以遗存著述卅卷;勤于修身,故得以被家族后人尊为楷模;勤于教子,故得以使晚辈桃李成荫。勤修是一个不断充电的过程,修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修德”和“修能”这两块。对我们而言,“修德”,就是学习我国古代传统美德与我党革命斗争中传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修德”才能正身,才能在大是大非中稳住阵脚,坚持底线,完成新任务,开启新征程。“修能”所涵盖的范围宽泛,个人生存的基本技能,与人相处打交道交谊之能,工作学习的业务之能等等。“修能”提升人的整体教育水平与认知水平,在修德的辅助之下,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道德相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bsp;“慎独”,是对世事保留一份谨慎之心。作为纪检监察战士,要有一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清醒和冷静,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友、慎欲”。“慎独”,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党纪国法的事。慎独考验做人是否表里如一。“慎微”,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小节之处更要谨慎。并不能因为觉得是小恩小惠就纳入囊中,积少成多,只要一开先河,就会在这个罪恶场越陷越深,最终身败名裂,被世人所唾弃。“慎友”,是指交友的过程中多交良师益友,远离狐朋狗友,无数事实证明,建立在权钱、权色基础之上的友谊注定是短命的。“君子慎所择”,作为纪检战线的一员,尤其要净化社交圈,谨慎交友,选良择贤交友。“慎欲”是一切慎之始:慎独是要在单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对各种私欲的谨慎,慎微是对一切微小私欲的谨慎,慎友是因择友不慎而引起的私欲膨胀的谨慎。良性欲望是一种积极的追求,引导我们积极争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一旦内心的权欲或私欲过甚,眼睛就会被权力、金钱、美色迷惑,做事唯利是图,最终落的身败名裂,陷身囹圄。
&bsp;&bsp;“恒定”,主要分为“定信仰”与“定性格”,是“勤修”“慎独”大成之后成熟笃定的一种形态、心态。比如,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定”才能忠,才能正。一是“定信仰”,即坚定信仰。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规律的科学。只有真真正正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真真正正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保证我们的党是中国无产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二是“定性格”,性格虽不能完全决定成败,但是好的性格与习惯的培养,往往对事态的发展起着良性的促进作用。单人而言论性格,蔚然而成风,对于我党这么一个群体而言,群体的性格则是风气——党风。作为群体中的个体,每一个党员必须塑造好自身性格,养成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党内形成艰苦朴素的优良之风,踏实肯干的务实之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亲民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改正之风。
&bsp;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人生路漫长,我们用勤勉的修行,不断拓宽个人的眼界、提高人生的境界;用慎独的清醒和冷静,面对前进道路中空虚寂寞及诱惑;用恒定的信仰和追求,忠诚职守,为自己选择的这一份事业奋斗。那么,我们也将演绎出自己独特而绚丽的人生。
&bsp;


(勤奋读书、学思践悟)
感悟成长经历&bsp;激发青春旋律&bsp;不忘初心以崭新姿态喜庆十九大

闲暇之余,总会拾起《曾国藩家书》,品读中,得以仰望“修、齐、治、平”的心灵世界,得以感悟为人、治学、处事的智慧哲学。而曾国藩的集大成也是对自身经历坚持“自省”的积淀。说到此,便想到朋友一篇文章中所写“人生的每段经历都不会是浪费,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会让你看到许多不同的风景,会增加许多色彩斑斓的记忆”。此时,便不由回首自己四年有余的成长经历,更是让我感触颇深。从怀揣梦想执剑走天涯的恰同学少年到踏实岗位书写青春的纪检人,更是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成长和厚重的财富。于我而言,何其有幸。
有志有识有恒的感悟,教我在不同岗位如何成长。成长亦如读书。然,“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正是对有志的感悟,才会在四年经历过村、镇、县、市4个层级8个岗位之间,仍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笃定,更好地在品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中,踏实地在每个岗位上学习如何求知、如何干事、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共处,从而更好地汲取成长所必须的养分。正是对有识的感悟,才能始终在每个岗位每次成长中,始终保持初次接触时的忐忑和兴奋激动,“多方取益”。尤其是在重新打开记录成长的笔记,回看那些孜孜以求的点滴和笔记本上每个知识落笔的痕迹,感受最多的是生怕错漏任何一个积累激发青春旋律的小心。弹指一挥四年有余,无论是求知过程中的那份渴望,还是领导和同事们的倍加关怀,还是群众的包容支持,也正是对有恒的感悟和坚守,才让青涩的我在经历成长的烦恼和快乐之后,慢慢褪却了陌生和受挫之下的无助与失落,让如今的自己越来越“笃实刚毅”,在驾轻就熟之间使得积累的青春旋律欢快跃动。
“君子之道”的谆教,阐述我以追求和责任。“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正是对“君子就是要做一个有信仰且能坚守信仰的人”的理解,才更加清醒自身的追求和责任,这正如水滴与大海的价值定位。水滴虽无法决定自身的形态和大小,但它始终清楚只有注入江海才不会干涸,这也正是江海的宽广赋予水滴存在的空间和意义。这恰如,对待事业的态度,更是对信仰忠诚和坚守的一种折射。我们虽然无法选择岗位,但可以决定对待岗位的态度,这便是纪检事业赋予每个纪检人的价值和意义。对于青春的我们而言,未来很长的路上,都会时刻胸怀梦想、充满朝气,而组织这个温暖的家又总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和释放朝气的力量。再回望一路走来的四年,获得成长之后的得心应手,这无异于是在准确定位之下实现个人价值与事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佳展现。正如,水滴的价值终能在江海的汹涌澎湃中找寻到更多的存在感,我也始终相信个人的成长终能在纪检事业的发展进步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对于每位纪检干部尤其是正值青春年华的纪检干部而言,青春赋予我们的总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朝气与锐气。也正如此,我们只有置身于孝贤忠诚、敬业奉献、为民服务的坚守与担当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知责思为、知任图进、知德守正,才能用经历之后的成长激发出属于我们的青春旋律,才能让我们不忘初心始终以崭新的姿态奋力作为。
&bsp;


(勤奋读书、学思践悟)
时时锤炼党性,处处服务群众

&bsp;&bsp;&bsp;&bsp;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通过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的汇总编辑,全面了解了习总书记成长的点点滴滴。在那段日子里,习总书记在艰难困苦中经历摔打、挫折、考验,做到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超越。
  在七年知青岁月里,习总书记担任过驻队社教干部、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在最基层、第一线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又一件实事,赢得了群众的卓越口碑。总书记用躬身实践告诉新时期的年轻干部“为什么当干部、怎么当好干部”,为大家树起了看齐的标杆。
  向总书记看齐就是要一心为民服务。本书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习总书记“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助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急坏了……这些都是总书记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梁家河的村民们讲,总书记那时候“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从政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路,对待这种不确定性,总书记的选择是:“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因为不管从政道路的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总书记用“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为群众做实事”来看淡不确定性,与用拉帮结派、投机钻营等手段获取高位、谋私利,完全是两种选择、两种境界。我们这一代年轻干部要像习总书记学习,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向总书记看齐就是要勤勉务实。梁家河的村民讲,“近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特有的学习、运动等,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村里缺地缺粮食,他就带领大家打淤地坝;村里缺水,他就带领大家挖深水井;为了方便村民缝补衣服、磨面磨粉、购买日用品和农具,他给村里办起了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磨坊。“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而且都办得轰轰烈烈。”习总书记的务实还体现在村民都爱听他讲话。村民们都说,“近平开会和其他干部不一样,其他干部开会,讲话的时候老百姓在下边抽旱烟的、说闲话的、纳鞋底的,基本上没有人听。唯独习近平开会,讲话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听”,“能把人听憨了!”原因就在于“不说空话,不说大话”,讲得“特别实在”,说的都是老百姓想说的心里话。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选择人民群众急需的事情去干,真正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向总书记看齐就是要敢于担当。“敢说、敢做、敢担当”,这是梁家河的乡亲们对习总书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领导风格的一致评价。当年,总书记做事“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打坝、办沼气、办代销店、办铁业社,等等,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特别是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搞副业是有风险的,很容易被扣帽子。但是,只要群众需要、对集体有利,总书记就会在严谨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带领大家坚决地干。这就是一种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直面问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以钉钉子精神逐步深化改革,极大扭转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在这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习总书记作为领袖所具有的顽强意志品质和强烈责任担当,我们年轻干部一定要学习总书记卓越品质,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担当。
&bsp;&bsp;&bsp;&bsp;习总书记的人生经历不可复制,但精神意志可以源远流长,我们年轻一代要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始终不忘初心,时时锤炼党性,处处服务群众,即使遭遇再多的艰难困苦,也要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
&bsp;


(我与大走访)
暖在心中、惠在实处,我的大走访体会

习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而如今的“暖企惠民”大走访就是新时期调查研究的创新举措。他的出发点就是推动我们党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准确了解群众需求。
今年年初,“暖企惠民”大走访就如火如荼的开始了,从最初对走访的些许好奇,到走访过程中真正认识到这是“践行群众宗旨”的生动实践。可以说,大走访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常言道:“工作要上去,干部就要下去。”大走访让身处机关工作的我们,更加便利的直通老百姓的小院子,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看到群众最真实的状况,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感受。大走访就像一股暖流,慢慢融化了我们与群众之间的隔阂,有力的拉近了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开展工作更加的便利。
走访前,由于刚刚转入支部,预排的名单中没有我,但我觉得,这次“暖企惠民”大走访是一次难得学习机会,于是我主动请缨,承担起联络员的职责,并跟着支部同志一起去丹阳市延陵镇赵巷村实地走访。
在这次走访中,我们先后走访村民20余户,企业2家,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果然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我觉得,对我们党和政府而言,大走访应该突出量大、面广,从而达到全覆盖,但对我们每个走访个人而言,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是大走访不是看我们走访口号喊多响,而是看我们倾注真情有多少。俗话说“干部脚下有泥土,群众心中才不堵”,群众是看不惯那种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也不喜欢衙门式的官样作风。我们在刚开始走访时,也担心群众是否接受,走访有无效果。但是群众是最真挚的,也是最讲感情的,看到我们带着一片深情下去,带着一颗诚心下去,真心实意一户一户走下去时,群众的热情也随之被点燃,对我们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最初开门时满脸疑惑、摇头无奈,谈话时的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到如今的畅所欲言、直言不讳,离开时再三挽留、开怀相送。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只要走访时倾注真心和真情,就能和群众交好朋友,搞好关系,带着好思路和好办法回来。
二是大走访不是看我们走访数量有多大,而是看我们走访质量有多高。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稳定的风险点、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依然很多,这当中有不少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大走访也相当于一次大排查、大化解。走访质量的提高,才能让我们听到最真实的声音。不管是表扬,还是毫不留情的批评。我们都能真切的感受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们表达的都是期待,都是最心底的声音,都是促进我们工作的良言。特别是老一辈对党和政府的认可度最高,对养老、医疗政策那可是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此外,给我映像最深的是走访一家企业,临走的时候,老板突然问了一声,你们不拍照啊!当时我们有些疑惑,老板接着又说:之前来的一些走访的,没聊几分钟,就忙着拍照,说是回去做台账。大走访活动本身目的就是让我们党员到群众中去学习,密切党群关系,如果是像这种蜻蜓点水式、弄虚作假式的走访,不仅寒了群众的心,更会对今后群众工作的开展增添许多难度。
三是大走访不是看我们走访范围有多广,而是在于我们认识到责任有多重。走访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微服私访,而是推动我们转作风、提效能、找不足、解矛盾。我们要在走访中看到有些群众生活确实存在困难,现有的救助政策还不能完全解决;有些村民想致富却苦于找不到好的途径;个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与基层还有脱节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沉、责任有多重。不能简单一句我仅仅是纪检干部,就可以视而不见!我们纪检干部在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成为“铁打的打铁人”的同时,更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贴心人。特别在解决群众的问题时,要明白“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不忘初心,才能赢民心;常接地气,才能增底气,用心走访,才能让群众暖在心中、惠在实处。让我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大走访中,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谱写出“两聚一高”最华丽的篇章!
&bsp;


(我与大走访)
&bsp;用脚板量出民心短板,以真心拉近群众距离

&bsp;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机关开展“暖企惠民”大走访活动,根据工作安排,我和领导、同事参加了这次大走访。通过这次走访活动,让我思想接受了一场别样的教育,心灵受到一次净化和洗涤,也使自己进一步树立了勤政为民的思想。
“暖企惠民”就是要使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让群众困难得到有效解决。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冲击,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不断加大,许多企业面临融资和运行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畅、工人就业困难等矛盾就会不断显现,必然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经济下滑。这就要求我们机关干部要主动沉到基层一线,访民情、知民意,有的放矢的帮企业和群众化解各类矛盾和困难。
这次走访企业,我的走访对象是丹徒区宏大塑料包装厂,这是一家只有十几个工人的小厂。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现在只能勉强维持经营,而隔壁厂在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也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先联系市民经济协会,利用协会联谊平台给企业拓展销售渠道。针对隔壁厂家的扬尘污染,我们上门做工作,让这家企业采取封闭车间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我们的努力,企业的困难和矛盾在逐步化解,企业负责人对我们的帮扶走访非常满意。
一次我们在走访上党镇刘家村的张大爷时,他向我们反映村边的公交站牌坏了较长时间也没人修。走访回来后,我立刻与公交公司联系,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由于工作忙,这件事我都忘记了,可有一天突然接到张大爷的电话,他高兴地对我说:“公交站牌修好了,谢谢你们了,你们给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没想到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群众是如此的开心!
在走访润州区黑桥社区时,看到一家5口蜗居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全家仅靠两位老人的退休金和一份低保生活,其中年老的父亲与中年儿子都有重病,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在那里类似的家庭还有很多,没想到离我住处不远的地方,还有这么多生活在贫困线上的群众,与我一同参加走访的女同事不禁感慨,今后买超过一百块钱的东西一定不冲动,要考虑一周才去买。我们在离开这些走访对象时,他们都满怀期待,希望我们能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通过这次大走访,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了一名党员干部,只有经常到基层一线,与群众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才能真正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期盼什么;只有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现状,掌握群众所盼所需,才能让我们的工作针对更强。有时我们“大走访”时对群众说过的一句话,也许就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盼头、一个希望;有时我们材料里提到的一个问题、一个办法,也许就是基层和部门努力的一个路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领导交办的任务和自己手头的每一项工作,这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诠释。
不忘初心,才能赢得民心;长接地气,才能提升底气。大走访,只有用我们的真心,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内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真正让自己的工作接上“地气”、赢得民心。


(我与大走访)
“大走访”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

927年,有个年轻人利用30天的时间在农村走访,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经典著作,这个年轻人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90周年之际,重温这篇考察报告,联系“大走访”活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几次走访下来,遇到了群众的不理解,收获了群众的感谢,也发现“大走访”与纪检工作的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与人打交道,只是对象身份不同,不过人性都是相通的,由此引发了对做好纪检工作的三点感悟:
第一点感悟是做到知己知彼。城市社区走访第一户就吃了闭门羹,走访对象根本没开门。其实责任都怪自己,情况不了解就冒冒失失的敲门。这个例子带来的启示是,从事纪检工作谈话时常常碰到对方不配合,说不记得、记不清之类的,造成这个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期准备功课做得不足。刚做警察的时候,带我的师傅是一位老刑警,他说想要了解一个嫌疑人有两点功课必须做:一要搜集他小时候的资料,因为“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二要检查他丢的生活垃圾,因为垃圾里有最真实的生活习惯和细节。正是善于做足功课,师傅才能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多次破获大案要案。
第二点感悟是善于换位思考。大走访第一户吃了闭门羹,第二户总算开门了。但男户主惜字如金,问他问题回答的都很简单。我注意到他家墙上贴满了学生奖状,心想应该对教育问题很关心,就自我介绍现在派驻教育局纪检组,有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交流。没想到话题就这样一下子打开了。这个例子带来的启示是,纪检工作谈话时要善于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捕捉对方的感兴趣的话题。谈话陷入僵局的时候,多想想对方需要什么,对方可以从我们这里获得什么。
第三点感悟是老家山东的一句俗语“一瓶不响,半瓶咣当。”大走访在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拉进了干群距离,解决了部分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实,大走访和纪检工作都讲究团队配合,取得成果不是一人之功,作为个人没什么好骄傲吹嘘的。前几天儿子在学校拿回来一个三等奖说,“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得一等奖的小朋友平时都不怎么爱吹牛,不像我话一味多。”他问我这是为什么?我找来满满一瓶矿泉水,晃了晃,问他有声音吗?他摇摇头。我说打个比方,瓶中水就是肚子里的知识,你现在有多少知识?儿子把水喝了一大半,我又晃了晃瓶子,问有声音吗?他忙说有呢,咣当咣当的响。我问他,“现在是否明白得一等奖的小朋友不爱吹牛的原因?”儿子若有所思。越是成熟的麦穗,头越是低下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是一个成熟的纪检人该有的态度,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90年前,毛主席花了30天在农村大走访,坚定了紧紧依靠群众的信念;90年后,我市开展“暖企惠民”大走访同样是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走访的丰富实践,收获了对做好纪检工作的思考。从事纪检工作以来,参与了以案代训、信访大起底,经历了大走访,每次阅读案卷和谈话,都有阅读一本本小说的感觉,人性的善、人性的恶、人性的丰富多彩跃然纸上,这是从事纪检工作的一大收获。另外,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特别幸运能遇到周组长、毛组长这样的好师傅,我会继续努力!

本文 由第 一公文网 收集整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