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省级生态乡验收组专题汇报材料

``
  XX乡位于XX县南部,距县城45公里,06国道和岳汝高速穿乡而过(岳汝高速在XX设有互通口)。全乡总面积08平方公里,辖0个村,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36人,是一个汉、畲、瑶等多民族杂居乡。XX乡的特色,总的来说是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既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又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是株洲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红色文化浓厚。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开展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次插牌分田、第一次集中政治训练,召开了3000余人的军民诉苦大会,拥有周家祠(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八担坵(毛泽东给工农红军上政治课旧址)、何孟雄故居、军民诉苦台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928年红军在XX乡土改试点中流传的《插牌分田歌》已入选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50名党员之一何孟雄和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何炳麟。民俗文化浓郁。保存了距今300多年的XX老墟场、联西村的钟家大屋是目前XX县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风味建筑群;XX乡龙潭瑶族村保留了瑶族独特的文化,流传着瑶族始祖--盘王的传说;孝文化繁衍生息,传说中的XX罗浮孝子与神农天子、钟馗才子、孟姜女子、铁头太子一同构成民间传说中的&ldqu;XX五子&ldqu;。同时,XX自然风光优美,四面青山环抱,中有溪水潺潺,传说在一处山头上能看到&ldqu;左有金鸡叫,右有凤凰鸣,上有犀牛望月,下有狮子滚球&ldqu;的美景。乡内道任村500岁的野生古老华桑,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桑树。
  近年来,XX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ldqu;生态立乡&ldqu;发展战略,牢固树立&ldqu;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ldqu;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009年,XX乡正式启动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造氛围、抓建设、搞整治、强监管,全面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生态创建的领导
  乡党委、政府坚持&ldqu;生态立乡&ldqu;的发展战略,把创建省级生态乡作为全乡的工作的一根主线,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提高认识,全民动员,充分借鉴各地创建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省级生态乡建设。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落实创建责任。为提高创建省级生态乡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我乡于2008年委托湖南农业大学编制了《XX乡环境规划》,并通过乡人大会议审议后付诸实施,明确对生态乡创建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全乡上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责任体系。二是全民广泛动员,营造创建氛围。为有效落实创建省级生态乡的各项措施,我乡加大宣传力度。第一是将创建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及相关知识作为重点,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同时印发《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进行上门入户宣传,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第二是将环保知识纳入学校课堂,针对在校学生广泛开展环保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利用&ldqu;世界环境日&ldqu;、&ldqu;世界地球日&ldqu;、&ldqu;世界水日&ldqu;、&ldqu;五四青年节&ldqu;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乡机关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环境公益活动。第三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活动和阵地来开展生态乡创建活动。例如结合&ldqu;美丽XX、清洁家园&ldqu;整治工作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配合农业、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的专项整治来改善我乡的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环保氛围的培养,也以实际行动对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进行了推动。通过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三是加强领导,强化考核。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生态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统一组织领导全乡的生态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办公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乡人大把创建工作列为重要议案和提案,经常组织乡人大代表视察、督查创建工作。乡纪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责任部门和村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督促其限期整改。通过严格督查,增强了创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了上下同向、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打好四大战役
  在全力推进省级生态乡创建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XX特色的生态建设路子,突出打好四大战役,为顺利推进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ldqu;产业升级&ldqu;大提升。我乡在进行生态乡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培育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立乡的根本。加大生态农业推广种植力度,规划建设&ldqu;一带两园六基地&ldqu;,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全乡茶叶种植面积突破000亩;走茶叶精深加工之路,打造茶叶品牌,&ldqu;神炎春&ldqu;牌绿茶荣获株洲市20年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淘汰关停中兴铁合金厂一家,扶持华苑硅厂新上环保生产线;投入20多万元修建了专业的罗浮江生态石蛙养殖场;抓好梅岗生态园和联西生态园建设,梅岗生态园已建成集黄桃、板栗和奈李等共计20亩的特色水果基地。二是&ldqu;交通加速&ldqu;强推进。06国道改造全面完成,即将进行道路的绿化建设。完成通畅工程建设000米,自筹和争取资金20多万元硬化村道67公里,争取项目资金80多万元完成岗背山隧道改造硬化、修复潭背桥和平源大桥2座。三是&ldqu;城镇提质&ldqu;快步伐。投资20多万元制定《XX乡总体规划》,并经乡人大审议后开始实施。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启动梅岗墟和XX墟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梅岗墟硬化余坪5户近000平米,新建花池200余米和完成居民安全饮水工程2公里;XX墟已完成排污管道建设000多米,完成自来水改造工程600多米,下一步将启动人行道建设、绿化带建设和太阳能路灯安装。四是&ldqu;旅游升温&ldqu;重品牌。以举办&ldqu;XX会议&ldqu;为契机,开展景区大整治行动,拆除周家祠和八担坵周边违章建筑和废旧房屋2栋,粉刷民房5栋近万平方米,收集补充文物5件,全面修缮周家祠,新建八担丘纪念广场。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中央、省、市媒体纷纷来乡采访报道红色旅游文化,全年接待军队将军级以上领导30多人次、部队师级以上领导50多人次、地方市厅级以上领导20多人次,红色旅游日渐升温。
  三、严格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创建指标
  通过开展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我乡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20年我乡实现财政总收入358万元,占考核任务的4262%,比上年同期增长2954%,其中国税完成268万元,地税完成72万元,财政完成8万元。农林牧副渔总产值482万元,增幅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0万元,增幅25%,固定资产总投入6997万元,增幅469%。全乡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26元,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246元。二是生态环境环保得到加强。我乡森林覆盖率已达86%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5%,全乡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9平方米,主要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8%。三是农村环境环保成效显著。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80%,20年新建沼气池66座,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659%。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低于50/h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农残抽检合格比例达98%。四是城镇环境环保进一步优化。20年我乡空气质量良好,在二级标准值以内,地表水源水质均达到Ⅱ类水域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固体废弃物处理率00%;城市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6%,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均达国家生态镇标准;乡内农村卫生户厕率达67%。
  四、回顾历程,创建工作启示深刻
  创建省级生态乡,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但我乡上下齐心,全民参与,克难攻坚,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严格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妥善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XX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创建工作虽然艰辛重重,但换来了累累硕果,利民惠民。对此,我们体会很深。一是创建省级生态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惠民之举。创建省级生态乡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通过实施&ldqu;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ldqu;等一系列工程,不仅推动了城乡建设,促进了结构调整,美化了人居环境,丰富了生态文化内涵,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使人民群众在创建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环保惠民政策的人文关怀,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创建省级生态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创建省级生态乡提升了我乡综合竞争力,丰富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使XX环境优势更加明显,投资活力不断增强。20年,围绕生态创建,精心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编发《XX乡投资指南》,采取&ldqu;走出去、引进来&ldqu;的方式,积极与珠三角等地投资商联系与洽谈。随着06国道改扩建的完成和岳汝高速的建设,我乡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招商引资来势喜人。三是创建省级生态乡是创新机制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的良好途径。在创建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环保教育、绿色创建、和城乡环境监管等体制机制的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我们坚持示范带动、以点促面和提高社会参与度,全面推行领导包项目、干部下基层,实施干群共建、乡村共建、村与挂钩帮扶单位等各种举措,切实转变了机关作风,密切了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了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和谐团结、勇争一流的创建精神,创齐了人心,创美了环境,创高了素质,创出了新生活!
  我乡创建省级生态乡的三年,是全乡上下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三年,是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3年。在三年的历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了各级各部门、全乡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响应,这是确保创建目标圆满完成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今后,我们将始终瞄准保持生态文明的总目标,举全乡之力深入持久地抓好生态建设工作,使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乡始终成为我们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