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事院校学员心理

``
浅谈军事院校学员心理
&bsp;
  [摘要]:军事院校由于其特殊性,院校学员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容易形成适应性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这与环境、个体的人格特征、家庭、外部管理等因素有关。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学员心理障碍的调适,对保持学员的心理健康,维护部队的安全稳定,以及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找出学员们心中的症结,对症下药就尤其的重要。
  [关键词]:学员;心理障碍;调适
  学员们的这种适应性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与环境、个体的人格特征、家庭、外部管理等因素有关。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学员心理障碍的调适,对保持学员的心理健康,维护部队的安全稳定,以及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找出学员们心中的症结,对症下药尤其重要。
  自2009年9月来到武警学院至今,一年半来的学员生活,使我了解到了军校学员们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
  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心理:
  (一)逆反心理
  有的学员对领导批评的不良现象不以为然,还变本加厉去做;有的学员对领导表扬的同志故意漠视,不理不睬;有的对领导和班长的批评表现出一种“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对不让做或禁止做的事情,偏偏要去“闯红灯”等,这些心理表现对学员的成长和进步都有很大的危害。
  (二)攀比心理
  学员们会在各自主观设定的一条均等线上,自发地从各个方面进行攀比。一是和地方比,看到发了财的人出入高档场所,穿名牌,坐名车,相比之下部队钱挣不到,工作条件又艰苦,纪律约束很严,便产生了当兵吃亏的感觉。二是同班长,同干部比。有的学员自视甚高,会产生不服气心理。三是与同期入伍的战友比。在工作分工,进步幅度、生活条件等方面出现的差异,也会引起攀比,攀比之后便是脱离实际的行动,如在消费上,就有学员不顾个人实际需要和家庭经济条件,请假外出也去买名牌服装、抽名牌香烟。
  (三)虚荣心理
  学员们聚坐一块儿“吹牛”,在物质生活上讲排场,搞攀比,为了显示自己阔绰而“打肿脸装胖子”,抽好烟、着便装、下饭店。有的学员总想借亲戚和朋友抬高自己的身份,有的称上级某某首长是自己的亲戚,有的宣传自己家如何有地位、有实力等等。还有的学员与外界和家人交往时常表现自己在部队如何干得好,欺骗他们说自己立了功受了奖,如何受到领导的器重等,把可能和愿望说成现实。
  (四)压抑心理
  有的学员觉得当兵苦,当兵累。一天到晚总看到他不苟言笑,显得很压抑,最后演变成抑郁症,他们的抑郁往往会影响到周围战友们的心情;有的学员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感情释放出来,而是将其抑制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使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起来。有压抑心理的学员与外界发生矛盾时,不是积极地调整与外界的关系,而是回避矛盾。
  如何才能克服心疾使学员拥有和保持健康的心理?
  一、了解自己性格特点,完善自身人格塑造。心理学把人的性格特点区分为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等类型,学员们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有明确的认识,正确看待军营生活中各种挫折和坎坷,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理智对待成功与失败,恰当地调整自己的心境,以不断适应复杂的心理变化。
  二、主动融入军营集体,努力冲淡心理压力。军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大家庭,各种工作的完成离不开彼此的协作、互助、沟通与交流。战友集体生活有利于打破心理封闭,营造乐观开朗的心理氛围。在军营生活中,有心理阴影的同志应主动融入军营集体,多参加集体活动,在和谐的同志关系交往中求得心理减压,使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避免各种心理疾病的滋生。
  三、重视军营环境熏陶,培养军人优秀气质。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对于其成员的精神气质有特殊要求。军旅生活的耳濡目染,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个性气质。学员们应重视这种环境的熏陶,逐步培养勇于牺牲、坚韧不拔、乐观开朗、机智果敢、坦率热忱、雷厉风行的军人气质。
  第二是在日常训练上,无论是第一年的新同志还是老同志面对训练普遍存在着厌烦情绪,讨厌训练甚至有些憎恨训练。有的士兵在业务训练进行阶段,紧张情绪很难控制,动作僵硬变形,手脚放不开,体能失常,造成有气无力,影响了训练成绩。就拿原地攀登挂钩梯来说,有同志就产生了恐惧心理,跳梯不敢跳,抛梯也不敢,颤颤巍巍地爬上三楼与四楼的窗台,这就根本不可能关进十五秒的及格线。还有极个别的同志就干脆打了报告,找个借口,动摇了意志,逃避训练,关键时刻,失去了战斗力。
  心理学家认为,造成训练恐惧心理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知觉型恐惧,由于对训练难度产生错觉而引起心理紧张;二是智力型恐惧,由于对训练缺乏科学的认识而造成心理畏惧;三是动机型恐惧心理,由于对训练的目的性认识不清,害怕流血受伤;四是抑制型恐惧心理,由于个人的应变能力差,感到难以处置紧急情况。
  如何克服过度紧张恐惧引起的负效应?这个问题既涉及学员的个体心理素质,也涉及一个队的集体心理,还涉及军事指挥员的心理素质和榜样作用。
  首先,要重视每个学员的心理教育训练,提高学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稳定性,培养他们处惊不乱,遇险不慌,沉着冷静面对复杂形势变化的心理素质。
  其次,在技能训练中多采取意念训练。训练中,通过对训练项目全过程的回顾想象,在学员的意识中引起运动的表象,从而进一步纠正训练动作,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如消防中的攀登挂钩梯的训练,训练人员可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不满意的环节进行意念训练,同时要注意:一是意念训练的动作必须要顺利、连贯,这样训练人员才有信心;二是意念训练时动作力争要真实,符合自己的实际。
  第三,在战术训练中多采取模拟训练。在训练场上力争模拟实战,如可以再消防训练中模拟火场的效果,使官兵置身于浓烟等情况之中,培养其意志,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消除惊慌、恐惧等消极心理因素。如经常对官兵进行烟气室等项目的训练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加强心理引导,增强心理素质。如进行战技术训练中,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员鼓励他们喊“这一次我一定能成功!”等口号,在训练中适时进行表扬,以及经常组织一些对抗赛和利用警民共建的时机,让学员们多去参与、表演,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五,严格要求,提高训练水平。人的技艺高超,心理容量就大,适应能力就强,只要练好军事技能,技高一筹,遇事就会不惊不慌。因此,在训练中要严格要求,不可因为迁就个别学员的恐惧心理而放松要求或降低标准。
  第六,要培养良好的集体心理。集体对军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再胆小的人到了一个很勇敢的集体也会逐渐变成一个勇士。同时,火场指挥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以自己的言行为大家做好榜样。危急关头,指挥员的一言一行关系重大。指挥员心理素质好就可以保住一个集体,反之,则可能断送一个集体。例如在扑救沈阳油罐火灾中,指挥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官兵们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成功扑灭火灾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而遵循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公安军事院校开展心理工作,则是加强和改进军事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官兵心理素质,营造和谐警营环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学员心理健康素质是处于未来部队事业上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军事院校建设的质量和方向,在国际国内形势日渐复杂严峻的今天,应大力加强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影响学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学员心理健康素质。为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必不可少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