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

  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村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宣传者和执行者,是农村最基层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村党支部能否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是关键因素。因此,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一课题,我到各村走访调查、座谈交流,在全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与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现状
  合盛堡乡辖6个建制村,农业人口&bsp;&bsp;万人,建制村党员397&bsp;&bsp;&bsp;名,村党支部书记6名。调查显示,当前我乡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主要特点为:一是队伍相对稳定。村支书普遍任职经历丰富,群众基础较好,在换届选举中连续当选的比较多。其中,任期6年以上的24人,占78%;0至5年的67人,占27%,3至9年的36人,占44%;3年以下的82人,占265%。二是结构有待改善。村支书队伍以中老年为主体,文化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女性比重偏低。2008年换届后,全乡村支书6人全为男性;50岁以下的89人,占62%,5至59岁的96人,占3%,60岁及以上的24人,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7人,占23%,高中、中专文化的54人,占498%,初中文化的29人,占48%,小学文化的9人,占6%。三是保障明显加强。随着各级对农村基层投入的逐年加大,离职补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村级办公经费补助、从村支书中选录公务员等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整体推进,村支书的政治、经济、工作待遇有了较大提高。
  二、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各级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得益于此,村支书队伍建设的内外机制也逐渐走向完善和优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形势日益复杂。相对新时期的要求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愿望,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差距。
  、素质结构有待优化。突出表现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等方面的问题。全乡村支书初中及以下文化有48人,占479%,而大专及以上仅为7人;5至59岁的占3%,60岁及以上的占77%,30岁以下的仅占3%。部分村支书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势必导致对上级方针政策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在贯彻落实上难免出现偏差;导致对新问题研究不深、认识不透,欠缺运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的实际能力,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对一些新技能难以及时学习掌握,影响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如难以熟练操作、运用和管理远程教育设备。由于年龄偏大,精力不够,开展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势必影响带领群众致富的效果。
  2、待遇保障有待加强。虽然有关村干部待遇保障的政策制度在逐步建立完善,但由于地方经济贫困、财力紧张等诸多因素,现有的经济政治待遇还相对较低,离村干部的心理期望尚有一定差距,难以真正调动村支书的工作积极性。调查中,许多党员和群众认为村支书的补贴少了,有的村民戏笑说:“我出去打一日零工都六、七十块,村干部在村里误工一日才得八块钱,一日的烟钱都不够”。一些村支书认为待遇过低,希望进一步提高待遇标准。一些村支书认为对村干部离职补助相对较低,担心年老离职后生活无保障,希望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同时,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苦于无钱办事,村支书在抓村级发展工作时感到困难重重、压力很大。目前,全乡村集体收入基本没有,日常开支主要依靠上级的村级办公经费补助。
  3、思想作风有待转变。部分村支书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跟不上发展步伐,存在“穿旧鞋、走老路”的现象,在工作中不是怨政策不配套,就是怨领导不支持、群众不理解;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小康则稳”思想,不思进取,不求发展;存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困惑,不能大胆开展工作。个别村支书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思想不够稳定,经常外出谋自己的事,对工作欠缺积极性。有的村支书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党建工作虚多实少,难以让群众信服,不如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兴办实事实在,从而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个别村支书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公仆角色错位,工作上急功近利,追求形式主义,议事不民主,处事不公正,办事不实在,有的甚至出现腐败行为。
  4、“双带”本领有待提高。一些党员群众认为村支书最缺乏的就是带头致富的能力,而群众最希望的是能人来担任村支书。有些村支书个人致富的本领不弱,但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却不强。有些村支书经济意识薄弱,致富技术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少,不仅自己致富无门、难以带头致富,对如何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更显得无从下手,力不从心。少数村支书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开展工作习惯于等文件、等指示,依赖上级计划安排,缺乏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有的村支书尤其是一些新任职的村支书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办法不多、效果不好。有的村支书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在有些问题上不依法办事,导致群众意见大,甚至出现上访、集访等事件。调查中,有3%的党员群众认为本村村支书缺乏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
  5、队伍活力有待增强。一是后备人才匮乏。农村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化流动加快,农村中有文化、年纪轻的党员绝大多数已弃农经商、进厂从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务农的相对较少。一些素质较好的党员认为村级工作压力大、报酬低,当选后会影响自己的家庭收入,而不愿当村干部。有的村支书存在“培养年轻的、能力超过自己的,会挤掉自己”的思想,对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不重视,存在选拔不规范、培养不够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由于这些问题,许多村的后备干部培养资源不断流失,给村支书的培养选拔工作造成较大难度。一些村支书高龄任职、长期任职的现象,也体现了村支书选拔难的问题。二是工作活力欠缺。有些村支书认为反正村里年轻党员、后备干部少,工作干好干坏都是自己当,工作缺乏压力,没有动力。有些村支书认为担子重、压力大、报酬低,当不当无所谓,工作缺乏干劲。有的村支书认为“干一辈子,干得再好,离任后还是农民一个”,当村干部付出和获得的反差较大,以致心理失衡,工作不安心,动力和创造性不足
  三、相关对策
  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必须遵循村支书成长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综合运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监督、管理等各种手段,不断提高村支书队伍建设的水平,更好地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健全培养选拔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村支书队伍,选拔任用是前提和基础。村支书是农村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其配置、流动、选拔、任用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实现最优化。一要转变用人观念,拓展用人思路。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村支书,或者说什么人适合当村支书,这既是一个用人标准的问题,也是一个用人观念、用人导向的问题。要破除“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旧框框,扩大选人的视野,拓宽用人的途径,实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方式的选拔。可以尝试从外村“引”、从大学毕业中生“选”、从乡镇干部中“派”、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士中“挑”等方式。要冲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大胆启用是思路宽、方法活,敢于创新,能够独立开创事业的人,大胆提拔使用党员中的能人。二要坚持选任标准,把好进入关口。要坚持“一好双强”的选任标准,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任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要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尽最大可能确保所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党组织满意、群众满意,真正将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人选任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三要引入竞争机制,改进选举方法。将竞争机制引入选举之中,变“要我选”为“我要选”,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切实解决部分村“人难选”、“难选人”的问题。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两推一选”,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真正把候选人的提名权、推荐权交给党员群众。大胆探索和实践村支书竞争上岗的公开选拔方式等。四要做好人才储备,增强后备力量。从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人手,努力构建有利于村级人才资源开发培育和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培养选拔一大批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具备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能够带领农村致富的后备村支书,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支书后备人才队伍。
  2、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教育培训是提高村支书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性措施。当前,村支书队伍文化低、年龄较大、素质不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一问题,要不断充实文化程度高、年纪轻和素质较强的新生力量,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村支书教育培训机制。一要加大教育力度,消除思想阻碍。强化村支书的政治理论素质,提高其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强化村支书抓党建的意识,注重党的理论修养的提高,业务能力的提升。强化村支书的公仆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帮助村级党组织书记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切实转变不思发展、片面发展、盲目发展等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常发展”新理念,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认识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真正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二要拓展培训内涵,增强综合能力。坚持和完善集训轮训制度,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以上村支书集中培训班,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管理、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党务业务工作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注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村支书外出参观学习、开展交流学习,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自加压力、激发动力。村党组织换届后,及时对新任村支书进行任职资格培训。强化在职学历培训。大力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鼓励村支书参加各类成人教育,攻读上一层次的学历或第二专业学历。
  3、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强化目标考核机制,是增强村支书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必要手段。一要明确考核指标。科学设定考核项目以及标准,重点是村级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如党建工作、经济指标、村民增收、为民办实事情况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性工作。使村支书产生危机感、紧迫感,从而增强责任意识。二要健全考核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支书岗位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规定村支书的任期责任、目标要求、权利义务。要加强对村支书的日常、年度、届中和届期考核工作,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分析评价村支书。积极探索村支书目标考核的新办法、新途径,建立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体系、强有力的目标监控体系、权威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考核奖惩体系。三要运用考核结果。对考核测评中,群众意见大,在党的建设上、经济社会发展上无任何进展,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上办法不多、效果不好,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村支书,及时予以调整,把优秀的人才推选为接班人。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及时予以撤换和处理。
  4、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运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建立起一个反应灵敏、覆盖面广、运行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一要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切实加强对村支书的教育和引导,使村支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陷阱。要进一步完善谈心谈话、批评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经常性地帮助村支书点问题、提要求、指方向,发现问题及时地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决不能溺爱袒护,回避矛盾,放任其发展。同时,建立完善村支书重大事项向组织报告制度。二要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强化村支书经济责任任期和离任审计,健全民主议事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杜绝村支书“一言堂”,建立形成科学决策、规范用权的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实施“阳光行动”,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探索更科学、更有力的村级财务审批制度,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支出的审批管理和监督。三要建立健全联防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建立全社会广泛参与、全方位实施监督的社会联防机制,加强对村支书各方面的监督。
  5、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要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加强工作激励。对村支书的基本报酬,逐步推行以基本工资、考核工资和效益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切实提高待遇标准,使村支书的实绩与报酬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参照城镇职工参保的标准和办法,建立完善村支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村支书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对特别优秀的村支书,予以破格提拔使用,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提供机会。对工作尽心尽力、表现较好,而因年龄问题退下来的村支书,给予妥善安置。二要完善关心关爱机制,优化工作环境。村支书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责任重大,大多数村支书为了把工作搞上去,个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在自身利益方面作出了很多的牺牲和奉献。对他们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管理权限,规范工作程序,防止出现上级大事、小事抓住村支书不放,下级大事、小事都推给村支书的现象,做到职权明确、责任到人。在村支书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有不足或有倾向性苗头时及时给予帮助指正。对于坚持原则的干部遇到困难时,要分清原因,给予支持撑腰。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当村支书家庭碰到具体困难时,在政策范围内,组织上要主动为他们分忧解难,尽力帮助解决,为他们集中精力工作创造条件。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