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荣耀,环保与之共存,事态值得重视

``

队内党建会议开启,环保与党建意识

本次会议我们回顾了建党99周年历史的轨迹,以此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99周年。我们就中国共产党完全不谋私利,生根于人民之中;勇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我修正;把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等深度讨论讲解共产党员干部们攻坚克难守初心以及坚持为人民服务和生态家国建设的高贵思想品质。
性质:以回顾建党99周年的党的重大决策对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的主题团日活动,铭记党的宗旨,紧跟党的道路,努力向党学习。
意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良好的生态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美丽的绿色是人类共同的期盼。4月5日上午,习近平曾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本次团日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99周年奋斗精神,营造了青春心向党,初心永不忘的良好氛围,更是加深了青年团员们对生态环境建设任务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环保

近年来,为了转变以往粗放的经济模式,党和国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个提法非常及时,非常有力,非常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呢?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民生人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各方面为中华的崛起而进行奋斗,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如今环境的治理成果,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决策,离不开每一个中共党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用智慧使中国崛起屹立在世界之林上。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天蓝、地绿、水清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底色,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和党的使命宗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民族命运。生态环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关乎当代和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计,协调好人口再生产、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关系,呵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并诗意地栖居,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要听党的指挥,跟紧党的步伐。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伟大祖国的历史性宏伟建设贡献力量!
环保和中国共产党党政工作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在环保方面的积极工作。
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以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体目标。以坚持保护优先,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注重依法监管,推进全民共治为基本原则。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健全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理体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保障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坚持节约优先,加强源头管控,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节约能源资源,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来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中国共产党在环保建设的贡献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渭河,西安的“母亲河”,是黄河最大支流。由于历史原因,渭河水质出境断面长期超标,污水横流,附近居民怨声载道。水变清岸变绿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经过持续的治理,渭河华丽转身为古城一条防汛、休闲、观光的风景大道。未来的渭河,将实现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的“以柔性治水思维做好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全力打造大西安的城中河”目标。从2008年10月29日开始的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一直都在持续地进行。渭河治理除了建设防洪、河道清障工程外,还同步建设绿化林带、景观公园、生态湿地以及河道治污工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亲水近水需求。在治渭过程中,西安还把自己的人文特色与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入在一起,形成了一处处独具特色、人水和谐的旅游景观。截至目前,西安184公里渭南干流堤防工程全部完成,建成人工湖20余个,形成生态水面超过5000亩;滩地治理建成荷花池、玫瑰园以及灞河湿地、皂河湿地、华山湿地、幸福湿地等,新增绿化面积6.16万亩,成为西安最大“绿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新的堤路林结合、乔灌草搭配、花竹藤点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水面映衬、鸟语花香的优美胜景。今年还将根据王永康书记关于“按照城中河的标准提升渭河整治水平,满足市民休闲亲水需求”指示,谋划实施渭河城市段水生态修复行动,实现渭河城市段大水面的梦想。从西安城驶入渭河大堤,天蓝景美、风轻气爽,水鸟纷飞、花香两岸。宽阔的河堤,整片的绿色入目而来,河水像玉带般婉转流淌,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傍晚时分来这里看风景是最惬意的事情,尤其是落日时分,太美了。”在被誉为渭河最美景观桥的灞渭桥上,前来骑行锻炼的71岁的西安市民齐大爷感慨地说,“与10年前相比,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渭河两岸环境的变化一点不过。”渭河治理工程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按照“柔性治水”和“聚沙成岛、聚水成湖”理念,有效将滩区综合治理变成了西安渭河生态景观区,为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础。如今在周末假日,开车驶入渭河西安段看风景已成为许多市民的选择。
 
 投稿人: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