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
本文由 第 一 公文网 收集整理3

校党委书记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艰难曲折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在这一伟大飞跃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去的五年多来,学术界针对执政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了一大批学术成果,文化自信日益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当然,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面临着不少挑战,诸如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还不高,学术原创力不强,学术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学风问题还比较突出,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的状态。总之,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再生产过程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凝炼,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力量还需要更加自信地彰显。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文化自信的表述,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bsp;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就已经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十九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的力量,充分地说明了作为文化自信重要推手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联系中国近代实际,从新文化运动、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策略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成就无一不是在极具原创性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实现的。再放眼世界,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再到后现代运动,“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诚然,坚持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继而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理论积极能动地指导实践的作用是绝对不容轻视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口,一切都不是现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二、坚定文化自信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是没来由的,它既是对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对为民请命、勇于牺牲的革命文化的自信,也是对浸润着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些文化因子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对其加以深入研究,进行有时代性阐发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应尽任务。但无论是哪方面的自信,都植根于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都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因为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系到执政党的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方向,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主义因其科学性及其实践品格,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它在中国化过程中,曾指导我们成功解决了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相信只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它的生机活力就会持续不竭。当然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过时,但却面临着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课题。在新形势下,这要求哲学社会工作者首先必须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过程中,既要避免犯虚无主义的错误,也要防止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其次,在各类专业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研究只有紧贴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际,直面社会主要矛盾,才能生产出不辜负人民的优秀研究成果。最后,还要落实到怎么用的实践品格上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不愧于这个伟大时代,就必须立足在地研究和中国实际,积极回应时代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加快构建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这就需要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和对策研究,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献计献策等方面具体着手。


三、坚定文化自信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除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外,还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了更为浓厚的历史根基,有了更为契合国民心理积淀的中国味道,我们的文化自信方能源远流长。中国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型国家,它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文明概念。中华文明在君子人格的养成、人际关系的亲爱和睦、国家的大一统和有效治理、社会的安定和谐、天人合一的超越追求等方面,皆展现出超绝群伦的文明活力。近些年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提法背后,无不透出中国历史文化与传统治理智慧的影子。我们应该对其保持一份历史温情和敬畏感,应该庆幸是自己继承了这样一份遗产。我们要做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不让文明断裂在我们手中,就要正视并积极参与中华优秀文化的复兴进程。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仅是执政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更要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将其视为延续和书写中华五千年文明命脉的必然要求。当然,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教化资源时,传统文化不能是没有生活根基的“游魂”,更不能被“博物馆化”,还须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才能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四、坚定文化自信须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还必须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曾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资源之外,还需要洋为中用,善于汲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成果的有益滋养。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还是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启蒙思想,抑或是现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都要批判地学习吸收。
  严格说来,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西方文化中孕育诞生的,没有8、9世纪欧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也就没有当今蒸蒸日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饮水思源,我们理应以更广阔的理论胸襟对外开放,兼收兼蓄,构建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用别人听得懂的学术话语讲好古往今来的中国故事。当然,在学习汲取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和提防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要摆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唯西方马首是瞻的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窠臼,要跳出西方普遍价值论和历史终结论的迷思。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应矫枉过正,走回封闭保守的老路,而是要继续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参与世界文明交流和对话,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参与全球治理。

  总之,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求真、求善、求新,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时,能够切实担负起理论引领实践的时代重任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才能真正为我们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本文由 第 一 公文网 收集整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