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厅长2017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
本 文 由第 一 公文网 收 集 整理公文

省教育厅厅长207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7年重点任务,动员全省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聚焦“追赶超越”,用好机遇优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三五”教育工作开局良好,年度目标顺利实现

过去一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厅新班子带领依靠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围绕贯彻全教会精神,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的一年。

一是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成功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十三五”教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50%;20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累计通过率连续三年居西部第一,宝鸡、商洛、杨凌整体通过国家认定;“全面改薄”竣工率和采购完成率均超过国家要求x个多百分点;七成以上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3年免学费教育顺利实施,教育系统管理的中职学校整合到x所,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全面启动,“双创”教育深入开展,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总成绩居全国第二,并获得今年第三届大赛主办权,高职获得国家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数居全国第一。民办专项资金在引领民办高校内涵发展上的作用更加突出,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重点工作和建设项目推进顺利。

二是教育改革实现新突破。完成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和“追赶超越”总体方案完善工作,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路径举措更加清晰。学区制管理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得到缓解。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率先下放高校副教授评审权,不再审核高校入编人员,按因素分配高校专项经费,高校办学活力明显增强。“院士工作室”启动实施,“20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制定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扎实推进,x个同质化严重、教学条件不足的专业点被撤,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来陕留学生人数达x人,创历史新高,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非法人机构占全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公派出国留学项目人数居全国第4位。

三是教育保障得到新提升。以教师培训和骨干体系打造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资格证考认分离,x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到x%。大力争取中省财政教育投入x多亿元,较上年增长x%,推动建立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各学段生均财政补助实现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加快推进,安全稳定、食品卫生、内审外审等工作成效明显,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是素质教育展现新成效。圆满完成第二轮素质教育督导评估“36”工程,全面开展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突出。举办首届高校法治文化节及宪法演讲比赛等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广泛开展,校外教育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运会成功举办,以校园足球为重点的“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高雅艺术和优秀文化进校园等系列美育活动扎实推进。

五是教育民生有了新改善。出台20条教育精准脱贫政策举措,各类政策、项目和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7万人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子洲县教育精准扶贫试点方案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取得良好开局,得到教育部和省政府充分肯定,学生资助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国绩效考评前5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x%,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率比平均就业率高出2个百分点,高考录取率保持稳定。

六是机关建设呈现新气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机关和基层党组织“两委”换届顺利完成。狠抓巡视整改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廉政约谈等制度和主体责任清单,“两个责任”得到严格落实。制定贯彻“三项机制”的实施办法,并在机关干部选用中抓好落实,激发工作活力。安全处增设、机关编制增加和厅属事业单位改革方案顺利获批。

总之,一年来,大家兢兢业业、主动作为,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上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里,我代表厅党组,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形势机遇和总体要求,加快教育“追赶超越”步伐

207年是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落实全教会精神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审时度势,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顺势而为,攻坚克难,全力谱写教育追赶超越新篇章。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以“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化、对象群体多元化、社会需求多样化、全民学习终身化、发展环境国际化”作了深入分析,讲话已刊发,这里我就不详细讲了。这既是全国面临的形势要求,也是我们陕西面临的形势要求。但同时,对追赶超越的陕西教育来讲,除了这些形势要求以外,还有更多、更大机遇。

一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大机遇。当前,国家正在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战略,“西部大开发”在内的“四大板块”发展格局更加明确;西安获批西北唯一自贸区,而且中央赋予的定位之一,就是依托科教等优势,探索人文交流新模式;大西安建设全面启动,这些都为我们统筹资源、争取政策、深化合作,特别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条件和机遇。我们必须主动融入,大胆谋划,积极争取、用足用好各方面的支持,决不能让这些机遇错过或落空。

二是全省“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把“追赶超越”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把推进“五个扎实”作为总路径,并专门下发《通知》作出安排、提出要求。去年,我们也研究制定了教育系统“追赶超越”实施方案。应该说,“追赶超越”已经成为当代陕西的最强音。我们必须以“追赶超越”为引领,进一步凝聚共识,立足实际,主动出击,找准工作结合点、选准突破发力点,保持优势,补齐短板,加快发展。

三是省上对教育发展新期待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不够,是“追赶超越”亟待破解的第一难题和主攻方向,把教育脱贫作为挖穷根的治本之举,真正让要素优势变为发展胜势。这些都将为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更大空间,特别是对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和人才优势,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对促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主动对接,立足服务,做好工作,干出实绩,以服务促进发展,以有为赢得支持。

此外,去年市县完成换届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更加优化,一批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优秀干部选配到领导岗位,厅机关也加大了对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成长力度。可以说,大家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精气神很足,这也是我们加快赶超,干成一番事业的重要条件和机遇。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用好机遇,看到挑战,真正把工作融入全局,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207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用好“三项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主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保障改善教育民生,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第一,在立德树人上,要春风化雨,落实落小。

——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要深入开展“四新四大”活动,完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去年底,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2月20日省委也要召开全省会议。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推动高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要突出抓好教材管理和法治教育,深入挖掘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保证教材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充分发挥法治的育人功能。

——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强化体育。落实《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秋季开学起,全省中小学体育课增加等要求落实到位。推动以校园足球为重点的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育爱好,帮助引导他们从小培养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要改进美育。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以“互联网+美育”平台为载体,组织好校园艺术活动,充实美育教学力量,加强设施建设,引导学生培养艺术特长,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要抓好卫生教育。结合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加大对学生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关注单亲子女、留守儿童、青春期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启动第三轮“36工程”教育督导评估,加快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切实减负增效。发现并培育一批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典型学校,宣传推广他们的经验,促进更多学校向优质学校迈进。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全面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加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资源开发,发挥校外活动中心作用,深入开展学雷锋等志愿服务活动,并与综合素质评价紧密挂钩,增强实践育人作用。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好《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保持语言文字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第二,在事业发展上,要聚焦重点,同向发力。

——学前教育要聚焦普惠化。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企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并提供普惠性服务,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在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好保教质量提升和幼教师资不足问题,强化对各类园的专业指导,加大对薄弱园的精准帮扶,加快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规范民办园办园行为,克服“小学化”倾向。推动学前教育立法。

——义务教育要聚焦均衡化。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倾斜,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各级都要以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为抓手,下功夫抓好未通过县(区)的创建工作,逐县把脉会诊,对症下药,强化督导,“一县一策”推进,确保今年27个县(区)通过、明年全部通过的目标顺利实现。这是省市立了军令状的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对已通过认定的县(区),要进行“回头看”,严格对标复查,对不达标的县(区)通报约谈并限期整改。

“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破解,除了复杂的社会因素之外,从教育自身来看,根源就在于优质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教育生态不健康、不协调。要集中精力抓好三件事。第一个是“建”。推广榆林等地的经验做法,督导各地加快城区特别是主城区学位紧缺片区的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解决好历史欠账问题。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大人口密集区学校布局力度,落实好社区配建学校的政策要求,避免产生新问题。第二个是“办”,下功夫办好已有的每一所学校,推广大学区、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等模式,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对城乡薄弱学校要深入调研,摸清底子,找准症结,弄清是管理的问题,教师的问题,还是硬件的问题,“一校一策”拿出改造的举措,全力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质量,扎实推进消除大班额计划,建立台账,销号管理,让群众感到变化、看到信心,坚决避免“名校挤爆弱校没人”的现象。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更多孩子能就近上学、放心上学,是政府必须提供的最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一定要下功夫把这件事情做好。今年秋季学期,要对义务段学校的校额和班额进行统计和抽查,对超大班额、过小班额的市县和学校要通报约谈,采取措施整改。第三个是“管”,在编制岗位、聘用管理、薪酬待遇等方面统筹考虑,综合施策,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常态化。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育生态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这三件事都是久治不愈的顽疾,也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直面难题,多想实招、多下功夫,督政督学,创新思路加以解决,一点一滴推动改变,决不能任其再恶性循环下去。

——高中教育要聚焦标准化。2020年全省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刚性指标。目前,普通高中标准化达标率仅70%。春节前夕,省教育厅印发加快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四个挂钩”要求。各市(区)要科学编制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工作方案,拿出逐年创建任务分解表,确保按期完成创建任务。同时,探索建立分类指导、分类发展的普通高中管理体系,鼓励支持学校开发特色课程资源,按照高考改革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引导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普通高中免学费教育,是我省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各地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跟踪督导,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好。

——职业教育要聚焦体系化。继续发挥好市级统筹作用,深化中职教育资源整合,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基础能力。统筹编制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建立市级招生统一平台,扩大中职教育规模;加强五年一贯制和“3+2”高职教育的规范管理,扩大“三校生”单招本科计划,加大一流高职院校创建,支持试点本科院校深度转型,促进各层次职业教育有机衔接。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学校发展特色不突出,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接我省主导产业和区域性、行业性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未来技术及产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强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通过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吸引企业进学校等方式,拓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范围,让更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推进一体化育人。

——高等教育要聚焦内涵化。推进“四个一流”创建,充分利用大数据、第三方评估等,公平公正开展一流遴选,突出内涵建设,强化绩效评价,实行动态调整,形成开放机制,引导高校自主确定优势学科专业,自觉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质量、强化特色上来,在各自领域创建一流。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建设,全力做好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设工作。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抓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高职教学工作诊断改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组织教改研究与成果培育,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高校“双创”教育,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分制改革,落实弹性学制,真正把“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大赛,集全省之力办好“互联网+”大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20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落实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常态化开展校企、校地对接活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培育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奖项,更好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实施好七项重大计划。一是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普惠资源和提升保教质量;二是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攻坚计划,加快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和研究推进高位优质均衡;三是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7-2020年),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四是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计划,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五是全面实施“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推动高等教育在全国争先进位;六是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升特教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七是全面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计划,兜住教育改革发展民生底线。这七项计划,既是我们的重点任务,也是我们统筹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虽然由不同处室牵头,针对不同层级教育,但都涉及多个处室,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强化衔接配合,全力抓好实施,并以此为引擎,更好聚集整合资源,同时同向发力,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决不能计划实施了一年又一年,举措推了一项又一项,但效果体现不明显。

第三,在深化改革上,要强化导向,抓好关键。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及时修订权力清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覆盖。主动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人民获取信息、咨询办事的新需求,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利用新媒体服务群众工作,凡与群众和师生相关的事项,尽可能推动实现网上办理。

——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科学论证,慎之又慎地完善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借鉴上海、浙江试点的成功经验,结合省情实际,完善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思路和框架。深入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推进高中、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配套文件,分类明确民办学校法律身份,完善产权制度,落实差别化扶持政策,从制度层面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财政支持和税收、土地优惠等方面的支持。继续开展“放心上民校”活动,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要特别关注义务教育段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严格依法治教治校,切实规范民办学校“小升初”工作。

第四,在促进公平上,要突出精准,扎实推进。

——抓好教育精准扶贫。教育脱贫既是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底线要求。十八大以来,各省给中央立军令状的就此一件。各地各校“一把手”必须亲自抓,确保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围绕《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完善机制,突出精准帮扶、精准培训、精准资助等重点,扎实推进教育扶贫脱贫,促进教育共享发展。一是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的精准帮扶。全面落实《陕西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的统筹支持,尽快改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教育面貌,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确保建档立卡户义务教育学生无辍学,是贫困县摘帽对教育考核的唯一指标,纳入了追赶超越季度点评内容。要精准摸排,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二是健全精准资助覆盖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精准资助全覆盖的体系,落实好从学前到研究生再到就业的“一条龙”帮扶政策,确保应帮尽帮、应补尽补。三是推广扶贫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子洲教育扶贫试点经验,以发挥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作用为重点,探索具有地域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引导高职院校与贫困县职教中心举办“3+2”高职教育,强化技能扶贫。选择不同类型贫困县,扩大教育扶贫试点范围,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和做法。同时,积极探索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的路子,使高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抓好考试入学机会公平。考试入学具有起点公平的重要意义。要积极争取各类招生计划,确保高考录取率稳定在80%左右,力争本科录取率稳定提高,研究生招生计划明显增加。深入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让更多农村孩子能在高水平大学就读。落实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平稳进行。深化考试招生“阳光工程”,确保实现“平安高考”目标。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毕业生高位运行的双重压力,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大创业培训和就业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做大基层项目,力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确保初次就业率超过80%、建档立卡户大学生充分就业。深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不断提高食堂供餐比例,让学生吃得可口、吃得安全放心。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和照顾救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重点解决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提升随班就读比例和质量。

第五,在强化保障上,要完善政策,落实责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质量的最关键因素。要突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贫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扩面提标”,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积极争取“特岗教师”指标,并重点补充乡镇以下学校。探索实施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和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编制、职称评聘重点向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让更多优秀教师愿意留在乡村,安心工作在乡村。要突出骨干体系建设。提升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中小学骨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强基础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充实学前教育和中小学体音美学科的教研力量。要突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院士工作室”“教学名师引领计划”等平台,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推进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指导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对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的评价,促进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工作。持续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保障。要研究建立年度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落实各级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全面实施城乡一体、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并逐步扩大到基础教育。扩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结合国家“双一流”建设,推动公办高校差异化收费机制改革,落实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省教育厅设立经费监管事务中心,加强全省教育经费监管。各级要强化审计监督、财政检查和教育督导,落实整改要求,坚决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违规违纪行为。要协调财政等部门,及时全额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经费分担比例,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支出政策,加快各类项目建设和教育经费预算支出进度,确保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是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更是加快追赶超越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必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和西安自贸区建设的机遇,尽早与教育部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合作备忘录,确定更多实质性内容,打造全国教育对外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新高地。另一方面,发挥好中亚学院、研究院、“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平台作用,组织高校组团赴海外招生、招聘高层次人才,吸引优秀留学生、优秀人才来陕学习深造、工作创业,打造“留学陕西”品牌。力争建设-2个高职以上合作办学非法人机构,支持高校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引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各地要强化积极主动参与和全面融入的意识,结合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外事活动,设立教师出国研修专项经费,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上实施的研修项目,提供便利通道和高效服务。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举措。在环境建设上,继续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尽早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教室多媒体配备比例达到80%以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应用驱动上,坚持把深化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以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应用,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和教学法推广,使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成为新常态。统筹加强全省教育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工作,提升教育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省教育厅将建成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探索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和服务工作,实现对教育状况的日常监测和科学决策。同时,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开通全省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各地要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强化教育督导工作。教育督导是实行依法治教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好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省上即将成立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聘任新一届省督学,并已将教育督导立法纳入议程,这都为强化教育督导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地要提早筹划,尽快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建设,明确职能和定位,规范名称和设置,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教育督导机构。省教育厅将设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加强对教育各项重点工作的督导检查,逐步扩大教育督导检查的领域和范围。要以保障优先、促进公平为重点推动督政机制改革。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是教育督导的首要任务。近期,我们联合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县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主体责任督导考核的意见》,修订了“双高双普”标准,教育部门要以此为抓手,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实现综合“督政”新突破。要发挥省市县三级督导机构督政、督学、质量监测等职能作用,为教育“追赶超越”提供保障。要推进督学方式创新。充分利用“云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通报、公告、问责等方式,提高督导效能。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加强督学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地对学校进行监督指导,构建常态化督导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我再强调下安全工作。今年是十九大召开之年,确保大局安全稳定是首要政治责任。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谁主管、谁负责”,安全处推进落实的原则,强化属地管理,坚持主体责任与分管责任同步到位、重点领域与面上工作同步推进、管理能力与技术防范同步加强,切实加强监管,深化风险评估和矛盾隐患排除化解、风险处置等工作,畅通利益表达、协调通道,确保把工作做在前、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和谐。要突出抓好几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对意识形态和舆论的引导管控,抓早抓小抓苗头,管好课堂教学和各类会议、活动、论坛,确保守住守好阵地。二是防范好群众闹访,确保不造成大的影响。民办代课教师的上访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解决好目前这一重大的潜在问题和隐患。三是加强值班和信息工作,确保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稳妥处置,避免事态扩大。总之,各项工作都要把安全稳定放在首位,确保万无一失。

三、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不断完善教育“追赶超越”的保障机制

加快教育“追赶超越”,核心在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干部。要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突出问题整改,激发大家以过硬的作风、务实的举措,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自觉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并重,坚持严字当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党内监督,加快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努力使管党治党严起来、实起来。各市县要抓好基层特别是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教育系统作风建设。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教育乱收费为重点,加大对教育腐败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二是坚定赶超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现在,我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确实面临很大压力、很多困难,不少同志认为要追赶超越不可能。但不加快发展、加快赶超会更困难,形势会更严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教育滚滚前进的潮流中,如果我们止步不前,差距就只会越来越大。因此,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而且我们讲追赶超越,不仅仅是局限在要追上谁、超过谁。勤俭书记最近特别强调,追赶超越最明显的标志是形成新动能,最突出的体现是打造新高地,最直观的变化是塑造新形象,最显著的特征是激发新活力。这“四新”对追赶超越内涵的界定就非常丰富了。比如,我们高等教育,虽然总体上不大可能赶超“第一集团”,但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上,有没有可能打造新高地?比如,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顽疾,虽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根治,但只要我们一点一滴做,推动往好的方向发展,让群众看到变化,就能塑造起教育的新形象。再比如,高校“双创”教育,作为新生事物,这两年我们抓得早、举措实,事实证明不就是赶到全国前面了吗!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大家有信心、鼓起劲,追赶超越就一定能够取得新成效。

三是用好“三项机制”。省委出台“三项机制”的导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构建追赶超越的动力形成机制。我们也制定了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这三个关键点,突出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三项机制”落实,牢牢树立起鼓励干事、争先进位的鲜明导向,建立宽松环境,克服“求稳怕冒”“干多怕错”的思想,营造勇于扛重担、挑大梁、克难题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工作岗位作为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汇聚起加快赶超的强大合力。

四是突出真抓实干。千条万条,不抓落实都是白条。抓落实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工作的最大主题,也必须成为每一名干部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全力以赴抓落实。把每一项任务细致化,把原则要求具体化,把具体要求措施化,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拿出管用的办法,确保能够付诸实施、取得成效。要追求卓越抓落实。事业要实现赶超,工作就必须卓越。我们经常考虑到年终考核完成情况,考虑到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在年初制定目标任务时,可能定的不够高、不够具体,但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主动意识,必须要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追求最好结果。要遵循规律抓落实。把握和运用规律,提高驾驭工作的本领,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必须树立新发展理念,紧跟时代潮流,尊重客观规律,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牵住“牛鼻子”,把工作干到点子上,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夯实责任抓落实。实践反复证明,只有责任明晰,才能干出成效。各地要尽快把每项任务清单化,逐项明确到人,逐层压实责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过程督导,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做好今年工作,加快追赶超越,意义重大。大家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为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献礼!

本 文 由第 一 公文网 收 集 整理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