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随笔:讲百姓身边故事 看沧桑巨变

``
本 文由 第一 公 文网 收集 整理9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随笔:讲百姓身边故事看沧桑巨变

  偶尔回家,偶尔翻开发黄的相夹子,看着父辈的穿着,在不经意间,想象生活原来的样子,也在茶余饭后,自然地感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才发现,生活在变,人生在变,时间在变,日飞月驰中,万事万物都在变。

  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眨眼四十年,中国城市,中国的乡村,甚至中国的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能感觉到改革开放之好,生活之好,岁月之好。

  纵观四十年,人们的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经济腾飞了,生活质量高了衣、食、住、行无不好转,曾经全国努力解决温饱,今天举国迈步小康,文县和全国一样,毫不例外,历经着那段由贫穷到富足,由追求物质到精神的难忘历程。不由衷感慨那么一句:一切尽在变

中!&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

  衣之变

  听老年人讲:当年在计划经济时期,穿衣服,“蓝白灰”是三大调。“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是穿着主题。夏天,男的穿一件短袖白衬衫,是很高大上的。女的,着装也很简朴,那时候,在城里偶有,在农村,几乎找不到穿裙装的女人,如果,能在农村看到穿着裙子的女人,那定是城里到农村亮相的时尚妹。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补丁”是平常人家衣裤的商标和品牌,肩、屁股、膝盖,补丁最多,补丁叠补丁。衣料,大多褪色。那时候,十年难添一新衣。大人穿旧,剪破凑整,东拼西凑改孩装,颜色五花八门,花花绿绿,凑合又能穿几年。那时候,供销社,有卖的布料,消息传出,购者疯拥,排长队,碰运气,运气好,还能得一块兴高采烈回家,运气差,埋怨中垂头丧气而归。

  “出门勾背裹袖筒,冷来提领缩颈项”。冬天,棉袄自制,一件棉袄穿上十多年,棉花成板状的,棉疙瘩硬硬的,穿上冷冰冰的,依然用它御寒,打发严冬。

  “有钱的人,大不相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能穿一件灯草绒的衣服,那可不是一般的豪华。要知道,只有少数干部家庭才玩得起,农民,凤毛麟角。贫寒之家,虽得布票,偷换钱,顾生活,因为布票是不准买卖。若有毛衣披肩搭背,招摇过市。好似孔雀开屏,大煞风景。那时衣着水平,可见一斑。农村,城中有亲戚,走一趟,带回几件旧衣,也不失那么一股子城里人的洋气。

  鞋,在农村,解放鞋——“兰州挺进牌”,脚上一蹬,那是一个“了不得”。要知道,那鞋子是军用胶、布混做的。夏天,塑料凉鞋。冬季,棉质“鸡窝子”鞋,鞋底旧布层层沾,鞋面麻绳针针串。那可是当时“有钱人”“富豪”的奢侈品。当然,多数人穿自己的打草鞋,夏天“边耳子”,冬天“麻窝子”。脚上包鬃皮,腿上打绑腿,皮鞋更是“洋人”穿,想都不敢想。“那是干壳壳皮鞋”。脚一抬,穿皮鞋,百姓穿不起,有身份的人才办得到。

  帽子,在农村,那就是一张帕子,长约两米,裹缠在头。有黑的也有白的,一用就是几十年。

  “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极其稀有。日子俭朴,省穿顾嘴大多数人啊。穿着,色彩,款式,成色,十分单调,多显几分清贫。老年人,穿着讲究点,前卫点,男的就叫“二杆子”“半吊子”;女的,就叫“豪婆子”“老妖精。”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时代变了,经济好了,衣着变了,中国人“洋”起来了。布票岁月成了历史。西装、领带、皮鞋风靡城乡。昔日的“了不起”成了今天的“太寻常”。

  从兴穿健美裤的新奇、妖冶,到牛仔裤,袜裤、裙裤、长裤、短裤,甚至当下的各种时尚装,都变为了习惯和自然。

  时髦不分城乡,流行不慢半拍。城市、农村在穿着上无区别,穿衣不再只是御寒,合身和美是关键。服装品种繁多,咋的,城市能时髦的,咱农村也时髦,城里人能“操”,乡下人也能“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时装奇装,衣裤鞋袜,追赶潮流。中老年拼着去“妖精”,拼着去“半吊子”,男女发型花样百出,绿的、黄的、红的,卷的、直的、飘的,尽情张扬,尽在舒展,时不待我,追风追潮。

  城市乡村,市场活跃,价廉物美,几声吆喝“快点,快点,来挑,来选!”“走过,路过,机会不要错过”。“门面到期,清场处理”“搬迁大处理!”“换季大减价!”货物丰富,应有尽有,广告拉近你我。商铺,林立街头,网店,近在咫尺。各型服装,款式多样,琳琅满目,由你选挑。如今,见到穿补丁服的人,反倒难事,留有烂孔穿,反倒新颖,曾经低胸低腰“不清人”,而今反倒潮流。

  若在大脑深处画一幅历史长卷,两相对比,恍若隔世。昔日,是何等的凄苦寒酸。今朝,又是何等的锦上添花。

  食之变

  民以食为天,食是精神支柱。

  “烤的疙瘩火,烧的洋芋蛋”这是那时的幸福生活。玉面馍馍,拌面饭,一碗酸菜洋芋汤,半块“锅塌子”,再到能喝一碗小米粥,是何等的不易。蔬菜,自留地中自产。青菜、白菜、萝卜、扁豆子、南瓜、冬瓜,黄瓜等。平日用鲜蔬菜混煮锅豆腐汤,水煮盐飨,菜多油无,“白牛困水”那就是过年。

  听老年人讲:在农村,掌肉权的人是很吃香的,极受尊重和拥戴。那些年月,不管在城里,还是在农村,杀猪匠都很“翘”,任何想吃上肉的人对他们,人人礼遇有加,招呼应酬,不敢怠慢。生猪的收购、宰杀、发计是需要划票证、销售权在供销社。供销社中那些执掌肉销售权的都是关系户,可在计划外弄到猪肉。穷人家,过节时,孩子想吃糖,糖票拿来,可以买到一二两白糖或红糖,没票,别说话。更别说水果糖、棒棒糖之类的话。当然,大多数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日子。

  “不求吃好,唯有吃饱”就是最奢侈的渴求。做饭,是有计划的,一天两顿饭,早饭合着午饭一顿,晚饭一顿,贪嘴多下锅,提前预支粮饭,剩下的日子饿不死才怪。“荞翻山,麦倒拐,玉麦馍馍经得甩。”吃荞麦,翻山就饿了,吃麦面,走路拐过必定饿,总之,吃不讲营养,要经得起饿。玉米锅塌子(玉面馍馍),最经得起熬。家里来客,忍嘴待人。不过那时候“穷在街边无人问”,亲戚、朋友往来少。

  后来,粮站、食品站、供销社纷纷解体。粮票、肉票、油票、糖票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如今的文物古董。随之产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农村改革了,大集体的生产模式走了,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新政策的产生,迅速的、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场镇,农贸市场,繁荣倡盛,商业店铺,货物琳琅,举目皆是,商业活动,城乡咫尺,遍野销售,买声不绝,民购所需,极其便捷。食品物资,瓜果疏菜,家禽海鲜,精米精面,带丝虾蟹,品种繁多,烟酒饮料、糖果糕点,调料香料,乳品豆粉,货物新鲜,要有尽有,不计其数,价廉物美,争相竞售。人勤地殷,国富家实,三餐如愿,顿顿有肉,餐餐有酒,千家万户,寻常之事。

  以前,成天关心的“吃饱”,见面问候“吃了吗”“吃饭没有”?如今“您好”。当然也说“吃了吗?”但是,现在听来,难免有些俗气,而那时,除了吃饭,吃饱肚子,还有什么能超出人们的追求?吃饱绝对是最实在,是第一需要,也是第一关心。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步入了人人吃饱吃好的岁月。

  住之变

  听老年人讲:那些岁月,你们80后不太懂,90后,00后那就更不懂了。学学历史吧!解放后,面对一个旧时代留下的烂摊子,国家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发展生产,力争吃穿。开始土地改革,终有居所。

  那时候,工农业产能还很薄弱,国家基础建设正要进行。谈不上,也顾不了住房问题。住房无多大改变。农村,仅有少量简易公房,学校、医院等,还是生产队新修的简易平房,很多人家,床用石头砌的台子,搭上木棒,垫上草席当棉絮,有人住草棚,有人住窑洞,也有木瓦房,但无能力装修,墙壁空空,用柴捆,晒粮食的簸箕围挡,地上无地板,脚下坑洼地,凑合居住。厨房,锅灶简陋,烧锅煮饭,以祡薪为燃料。下雨天,堂屋稀泥浆,厨房搭锅庄。楼梯,木头做成,爬楼上梯,危险至极。厕所,普遍简陋,草席做门,又脏又臭。家具,简单到石头和木栋子,好点就是旧桌橙。柜子,粗糙的能装些破旧衣服而已。灯,多是煤油灯,清油灯,条件好的人家才有,穷人家,晚上只能拿着“火头”吹亮了当灯使。墙壁,大都是熏黑的。城市,有条件的人,才住的是机关单位的职工住房,大多木结构房,一户一间,相当简陋。条件差的,集体宿舍,无卫生间,无厨房,数人住一间。

  时光流逝,改革开放了,住房条件渐变。私人建房的越来越多,新修的木房,砖混房在城乡遍地矗立,新房,增添钢筋,抗震性强。在农村,房屋的内外装修也越来越现代,越来越时尚。地上也好,墙上也罢,都贴上了地砖和墙砖,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也趋向城市的潮流。厨房,告别了柴禾。往日,集市上背着竹稿,柴禾去销售,换钱购物。如今,早已绝迹。生活中,电、煤、燃气、太阳能成了主要能源。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冰箱、冰柜、电风扇、取暖炉、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已成家庭必备之物。

  席梦思代替了草垫,时尚床柜代替了石台子。电灯代替了油灯和“火头”LED节能灯,电热毯,台灯、书柜、灯柜、彩灯、沙发、液晶电视、电话、音响、饮水机、茶几、电脑等时尚家具已经进入家家户户。手机,近乎人人拥有,微信短语,迅速传递天下大事,沟通亲情友情。微信、支付宝收付款十分方便。网购活跃,邮政、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百世、天天、顺风、品骏等快递物流往来货运繁忙。网络,拉近了你我他的距离,足不出户,买遍天下奇珍异物,无须开店,能销本土农特产品。静坐家中,畅游世界,赏美景,览奇观,知晓天下奇闻轶事,无不透露着现代化的气息。

  行之变

  记忆中,家乡,交通是闭塞的,有一条公路沿着丹堡河的狭长谷道,穿过重重关山隘口,通向外界。路又窄,又长,又弯,又烂。来往几乎没有车辆,更别提货运、客运。

  “路车”进城,号车,可以丈量地球,其实就是两条腿。翻越上丹堡至贾昌那道山。羊场小道,年复一年,一步一步,历行千年,弯曲泥泞,十分难走,主靠步行。雨天上路,草鞋,胶鞋。防滑脚穿“脚码子”,运物身背“背夹子”,歇息手持“仗拐子”,真个“泥腿子”。公路上,能见的车,是架架车,板板车,或人拉,或牛拉,还有人推的独轮“鸡公车”,放到今天,应该是最洋气的了。再后来,有自行车在路上兜风,那可是“三转”之老大,令人羨慕嫉妒恨。听父辈说,那时候结婚,若有人有一溜自行车结亲送亲,那就对抢眼,可提劲了,放当下绝对是“报刊首版”“今日头条”。

  “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的号角响了。四十年来,全国交通运输发展异常迅猛,堪称世界之最。海陆空交通建设,捷报频传。就连世界禁区“青藏铁路”都通了,直叫老外惊叹昏厥。文县的交通变化就是一个缩影,“蜀道难”上“行”的变化也不例外。

  九十年代,家乡个别人有了手扶式拖拉机,当地人称“羊角叉”。用于逢集拉运粮食等货物,再就是搭乘人员。司机,是绝对的威风。2000年左右,有了客运班车“面包车”,一天一趟,四十公里的路程来回约莫三个小时。如今,道路全部拓宽硬化成了水泥路,道路平整,路面宽阔,城乡公交,随时可乘,方便快捷,来回仅需一个多小时,大车、小车、摩托车、汽车、农用车,车来车往,络绎不绝。翻山越岭涉水过沟的历史,就此结束。

  看今朝,通村、通社道路全部修通硬化,村内道路庭院处处畅达家门口。路网密布,出行便捷,私家小车,大货车,摩托车,农用三轮车数量激增。婚礼接亲,小车迎送,场面壮观。产业小道,政府牵头,政府补贴,民投共建,也修成了水泥路,直达田间地头。

  “脚码子”“背夹子”“架架车”“仗拐子”早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视野中渐失,“泥腿子”更是成为了往昔的回忆。

  歌之变

  谈起改革开放四十年,从老年人的话闸前,开启了单调枯燥的尘封记忆,阅读他们见证有关衣、食、住、行的艰难岁月。曾经已渐行渐远,未来渐行渐近。

  这四十年,祖国日新月异,精神面貌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人民思想意识提高了,文化素养提升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城乡差距减小了,幸福指数增加了,老百姓的观念改变了,竞争意识增强了,发奋努力了,勤劳致富了,脱贫奔小康了。不管男女老少,鳏寡孤独,穿的新鲜了,美了;吃的不愁了,好了;住的舒适了,乐了;出行便捷了,快了;玩的也时尚了,前卫了。国家政策好了,“三农”政策落实了,农业不缴税了,退耕还林补贴了,粮食直补了,残疾人也有补贴了,养老保险新农保低保皆有保障了,政府的各种补贴都来了,农民增收途径更广了。健康,教育有保障了,再无失学儿童了。劳动技能培训打工务农有本事了。电网改造,用电更安全了,新农村建设,房子敞亮了,公益岗位环境舒适了,幸福生活过上了。“城里的人啦,乡下的人啦,都漂亮了”。怎一个“了”字了得?

  中国的改革开放,举世关注。坚信,借得东风踏新程,强劲改革惠中华。

本 文由 第一 公 文网 收集 整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