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改革开放征文:难忘那顿农家饭

``
本文 由第一公 文网 收集 整 理6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征文:难忘那顿农家饭

  初夏,我们应呼和浩特文联的邀请,一行四人乘车前往。
  在车上,文友们和我打趣说:“今天大伙分明是陪你回故乡,中午这顿饭,看来非你做东不可啦!”
  “这还用说,大伙拐道去我老家——石庄沟村,顺便吃顿农家饭……”
  常言道:话已出口,驷马难追。但不知怎的,那时心里总感到没个底,家乡前两年遭受百年来少见的水灾。据说当时一夜间,洪水吞噬了水库堤坝,周围村子成了一片汪洋,房屋倒塌、田毁,颗粒无收……不知道现在恢复得怎么样。
  侄子曾对我说:“尽管遭灾,但不像几十年前,一次遭灾,好多年都翻不了身。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灾后重建工作也更加有力了。而且一方有难,八方都会支援,家乡一定会很快重建好,而且一定比从前更漂亮。”想到这里,我又有底气了。
  在二哥通过电话指挥下,我们的车子在一家五金店的门前停下。哥哥、侄子们以山里人迎客的热情劲,把我们接进了他的二层小楼。
  二哥说:“今早眼睛跳得厉害,料定有客,果然你们来了,真是喜上加喜。”
  “哪来的喜上加喜?”我追问,“哥,快给大伙说说。”
  “你不常回家,我给你讲讲。我们种田人如今能盖起小楼,开起小门店,这是一喜;那背井离乡四十多年的堂侄,这次从澳门回来探亲,也是一喜;再就是你们这帮大同客前来,不仅是喜上加喜,是三喜临门啦!”大伙听了我那健谈的二哥一番话,不住地点头赞许。“是啊,现在无论在哪,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都能过上好日子!”有人感叹说。
  就座入席,侄子执壶斟酒。几杯落肚,话也投机多了。谈笑中,既有抗灾救灾的故事,也有澳门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后来都围绕农民如何实现小康这个热门话题谈天说地。有人说,山区之所以能发生巨大变化,那是惠农政策给种田人吃了“定心丸”,同时播撒了科技兴农的种子,农民有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席间,谈论正进入高潮,二哥略带点酸楚地说:“我们山里人都是苦瓜掉进蜜罐里的过来人。”
  堂侄也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相比现在,已换了个世界,家乡通车了,都住上了新房,电视、冰箱等家电也进入了农家。一切都在变,唯独没变的,是咱们山里人的热情好客。就拿酒桌上这顿丰盛的饭菜来说,不比澳门农村的结婚酒差。我离家40年,这次回家,家乡带给我的震撼,现在还没有消化完呢。”
  虽然农家饭将近尾声,但是聊天依然热烈。瞧瞧表,已是下午两点多了,为不耽误公务,我们只得道谢告辞了。
  车在盘山路上驰骋,略带醉意的我,心情一直难以平静。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我们身在其中,只有回望时,才会发现巨大的变化,而堂侄的“震撼”是理所当然的。现在中国还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好,未来的变化也一定会再次让世人“震撼”。

本文 由第一公 文网 收集 整 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