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庙山的路

``
本文由 第一 公文网 收 集整 理9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庙山的路


虽然在坊城生活了近四十年,但每个周末都要回庙山与父母聚聚。每次回家,都能从脚下的路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庙山的巨大变化。
小时候,庙山人无论是上五里界购买农资还是下武汉“集肥”,走的都是水路。我几岁大的时候曾跟着大哥一起到武汉集过肥,小船上放着几个大木桶,开船前要朝着梅南山上的龙王庙磕几个头,求龙王保佑我们一路平安,然后沿着巡司河撑船到武泰闸,在各公厕里收满肥后原路返回。“集肥”走水路其实挺危险,搞得不好就会翻船送命。因此,修一条路,是庙山几辈人的愿望。
记忆里,庙山第一次修路是979年,也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一听村长说要修路,全村男女喜出望外,几乎是倾巢而出,日夜奔忙在工地上。就连我们小孩子也没闲着,到处捡砖头碎瓦,用锤子锤细洒在路基上。那次一共修了两段路,一段是从现在的鱼丸一条街到凯迪公司,一段是沿着汤逊湖西南岸至麻雀湖南岸,这两段路方便了我们到武汉和纸坊。即便那路没有混泥土,也不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湖堤,但到了通路的那天,整个庙山村都沸腾了,记得当时还请了戏班子来热热闹闹地唱了好几天。
改革开放的春风连通了庙山通往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吹醒了庙山人沉睡多年的心。因为太穷到了四、五十岁都没能娶上媳妇的男人们,沿着这两段小路上纸坊下武汉图发展,我40多岁的大哥也到纸坊龙头街做起了服装生意,并娶了我大嫂,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992年,庙山被划为江夏经济开发区,宽阔的江夏大道从纸坊穿过庙山村笔直通往武汉,这下,庙山人勤劳致富的劲头更高了。有的承包了土地,有的兴办了企业,手里有了钱,大家纷纷拆了旧居,面向江夏大道一溜儿建新房。电视机、洗衣机、BP机等从前认为一生都买不起的家电和通讯设备几乎家家都有。村庄周边空旷了千百年来的田野,长出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庙山一天比一天亮,也一天比一天大了。
2003年,阳光大道落成。同年,为了顺应城市的规划,国家征收了我们的土地和老屋,并在阳光大道和江夏大道之间统一修建欧式别墅,整齐的街道,优美的环境,让庙山人安心又自豪。各家除了添置大彩电大冰箱大空调,也陆续有了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
203年,武咸城际铁路通车,庙山人上北下南更方便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庙山人开始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仅开始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丰富传统文化生活,而且不定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微信朋友圈里的照片,张张都溢满了满足和幸福感。
每天傍晚,华灯初上,人们都喜欢在广场上跳舞健身,或从阳光大道绕到江夏大道再绕回来,最近汤逊湖畔新修了环湖路,风景优美,凉爽宜人,成了人们徒步的好去处。
村里年过六十的老人和退休老人一样有医保、退休费、公交免费乘车卡。老人们打趣说,这日子,越活越有滋味了。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庙山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变,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村庄的变迁缩影。我9岁的老父亲常常感慨:感谢领航人,带领我们走向了好时代。

本文由 第一 公文网 收 集整 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