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双创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实施方案

``
本文由


第一


























集整理

镇双创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实施方案

&bsp;&bsp;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乡环境,改善城乡面貌,创建良好的人居和投资环境,加快“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化城乡环境、构建和谐xx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与民同心、整体策划、协同推进”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工作,推动城乡建设向更加注重质量、创造更大效益方向转变;城乡管理向更加科学性、长效性方向发展;城乡绿化向增绿提质、精益求精方向发展,使影响城乡环境的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环境综合整治
、基础设施规范整治。规划建设张沟、王坝、沈家岭3个公厕,解决群众吃喝拉撒萨难问题,对王坝市场进行改造,修建市场大棚、菜台、水沟等服务设施,增加摊位和名保洁人员。沈家岭市场要划定营运车辆等候区,重点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增加2名保洁人员。张沟市场要加强管理,坚决制止占道经营和出店经营。实施36国道亮化美化综合改造,安装路灯,进一步提升缫丝厂至沈家岭的美化档次,使其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主要窗口;增设3处信息张贴栏,整治洗车场、汽车修理部,规范集贸市场,新建张沟、王坝、沈家岭市场3处公厕,布设一批垃圾斗和垃圾桶。确保36国道、3个市场和铁路北环南环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改造硬化金星进站路、皂树东站路,装饰粉刷现有垃圾池、垃圾屋,提升双创视角效果。

2、镇容环境整治。突出36国道,铁路南北环线卫生整治,大力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对36国道沿街门窗进行刷新;对张盛新村、周台、吴台、柑树、徐岭、小李、皂树、刘湾安置小区之间的背街小巷进行整治,卫生质量达到“五净”(路面净、边角净、人行道净、偎堆净、撮堆净)、“四无”(无垃圾堆放、无果皮纸屑、无砖头瓦块、无积水)标准;对36国道两侧、单位后院、居住区、公共场所等区域未经批准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临时搭建设施,分批依法拆除;对公路沿线厕所进行全面清理,做到厕所标志明显、设施齐全、卫生整洁,达到公厕卫生标准,旱厕基本无蝇、无臭味、清掏及时;全面推进景观亮化,实现一街一路一景,打造亮点,彰显特色;推行垃圾袋装化收集,逐步淘汰散装垃圾点,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加大市场、城市出入口、施工现场等整治力度,集中力量解决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摆摊点、无序倾倒等问题,树立秩序井然、经营有序、规范整洁的城市新形象。
3、社区环境整治。结合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村创建,大力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拆违章,建绿地,集中治理小区楼宇、挑檐等部位的空中垃圾及小区内公共用地、楼道内乱堆乱放、住户室内乱挂乱吊现象;加强居住小区卫生管理,落实日常环卫保洁制度,形成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设施良好的小区环境。

户外广告牌匾整治。加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广告牌匾要按照统一标准、提升档次、突出特色、制作精品的原则进行设计设置;依据《xx市门头牌匾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大对破旧、污浊、不规范及一店多牌的查处力度;严格广告审批,未经批准的各类广告一律不准设置,违规设置的要严肃查处;在适当的位置合理设置公益性广告栏,引导市民规范张贴各类小广告。
四、重点地段环境综合整治
、投入一台清扫车和洒水车对36国道进行长期保洁,并对36国道沿线农民新居”建设进行改造,建成十里徽派建筑一条街。做好村庄布局规划工作,使村庄整体布局与道路建设、产业布局相协调,新居示范点要做到道路畅通、院落整齐、排水畅通、环境卫生良好、村容村貌整洁。
2、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全区9个行政村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按照“一拆、二清、三扫、四刷”的整治步骤,坚决拆除违规废旧建筑物,打通镇村巷道。对农村脏乱差现象进行彻底清理,全面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达到村居环境整洁,院落硬化平整、居室内外干净整洁,生产区和生活区隔离,村庄巷道无柴草、无粪土、无杂物,户前无厕所和圈舍。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沟、渠、田、林、路配套完善,达到通行便利、排灌畅通;水利工程建设要结合地域和主要产品特点设计规划,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有先进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农业设施逐步规范,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抓紧构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体系,对前片9各村设立村环卫专干,配备清扫、垃圾清运人员及设备,制定卫生保洁与垃圾清运、卫生设施维护与消毒、保洁人员管理考核等制度。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的垃圾池、垃圾收集点,做到垃圾及时清理,相对集中处理。
4、城乡结合部整治。重点对铁路、公路沿线进行整治,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现象。做到无垃圾散落、无“白色污染”、无污水溢流、无违章建筑,广告、牌匾和交通标识设施得当,整洁完好。
5、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认真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坚持“周五环境卫生大清扫和监督检查日”制度,变突击整治为长效管理,变单一管理为“互动式”管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无盲区。
五、绿化美化亮化
、绿化,抓住春季植树有利时机,对36国道沿线、二桥头、团结小学、金星小区道路旁补植绿化树木。2、美化,在张沟至刘湾洞口规划设计32处双创公益广告牌和固定宣传栏,建成十里双创文化长廊。3,亮化,对缫丝厂至沈家岭路段安装路灯。

六、时间安排
此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动员阶段(204年4月0日前)。召开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各责任单位根据本《方案》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制定具体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层层动员部署。同时,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0日至7月20日)。按照“稳扎稳打、全面推进”的原则,深入搞好各项整治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整治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严重影响城乡环境的“脏乱差”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7月2至7月3日)。镇双创工作指挥部组织对环境综合整治暨绿化美化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xx镇老龙河流域治理新增设施蔬菜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主管单位:xx区农业局

4建设单位:xx镇人民政府

5组织实施部门:xx区农办、xx区发改委、xx区财政局、xx区水利局局、xx区国土分局、xx区林业局、xx区蔬菜局、xx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6法人代表:唐章群

7建设地点:xx镇镇老龙村。

8建设年限:5年

9建设内容:()整理土地8亩,其中旱地面积为2亩,水田利用地95亩,农户搬迁后闲置土地2亩,滩涂荒草地53亩;新增耕地65亩。(2)综合治理流域面积9平方公里,修建拦水坝座,土谷坊5个,石谷坊2个,修建护地坝坎(河提)500。河道裁弯取直,改河道开凿小山梁座。(3)基础设施建设:沿护地坎(河提)修建自流引水斗渠500米,在河提坎上硬化生产道路500米,沿河道护坡修建截污排水沟800米,铺设污水管网500米,在地边建大型化粪池3个,钢架蔬菜大棚架80个。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539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454万元,其他费用:25万元。

&bsp;2报告编写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2年

(4)《河道管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989年)

(6)《防洪标准》(GB5020-94)

(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98年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993年)

(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993年)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6453-996)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规划通则》

3报告编写范围:()xx镇老龙河流域治理新增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xx镇老龙河流域治理新增设施蔬菜工程项目的方案及其技术论证;(3xx镇老龙河流域治理新增设施蔬菜工程设计和工程投资估算以及工程布置;(4)xx镇老龙河流域治理新增设施蔬菜工程的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以及综合效益分析。

4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和利用为中心,以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为重点,建设生态型、清洁型小流域的指导思想,达到“保护水源、改善环境、拦沙减污,发展产业”的目的,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开发,节水保水,发展产业。

5治理目标:()治理水土流失目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将本流域宜治理的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全部治理,水土流失量减少80%。(2)骨干工程(河提)标准采用50年一遇最大降雨设计,(3)经济目标:治理措施完全发挥效益后,流域内土地面积增加,经济效益倍增。(4)治污目标:流域内集中拦截上游村庄人蓄粪尿、生活污水灌溉农田,治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利用率达到00%。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定期处理和清理,达到清洁小流域的目标。(5)流域总体治理目标:环境清洁、景观优美、自然和谐、人居舒适、产业发展、农民富裕。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是流域治理污染保护水源的需要。xx老龙河地处xx城汉江北岸,河道流域28公里,发源于将军山峡谷,流经自愿、xx、桥河、老龙、文化、陈坑、桑湾、徐岭、柑树9个村,穿过老君关桥汇入汉江,是流域沿线2万多名群众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由于河道上游公路边住户越来越多,基础设施落后,人蓄污粪、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直接排入河道。村庄院落柴草乱堆,生活生产垃圾就地倾倒,不仅使河沟堵塞,而且成为水源污染的隐患,导致饮用水源标准下降,而且,流失的水土作为一种非点源污染和污染物的载体,已成为影响河道水质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对河道上游地区的水源保护直接关系到下游群众饮水安全,客观要求必须对流域上游实施全面综合治理。

22是改善老龙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需要。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桥河、xx、自愿地处将军山周围,土层浅薄、植被稀疏、水源涵养条件差,每逢暴雨,洪水暴涨暴落,并携带大量泥沙入河道。2000年以来,河道上游发生较大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达3次,在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导致大量泥沙在河道开阔处的老龙村河床形成淤积层。对老龙和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不仅拦截泥沙流入汉江,而且对水资源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3是调整农业结构升级产业促进增收的需要。老龙河流域是贫困山区,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养殖、种植、劳务,项目建设区域因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的影响,土地利用率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下。通过流域治理,可以使原来利用地、河滩地、山坡地和其它闲杂地变成高标准的设施蔬菜地或林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产出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基础。项目建设区域水源条件好,地势开阔,日照时间长,土质好,交通方便,离城区市场近,是发展无公害富硒蔬菜的首选之地。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22基础资料准确,技术设计合理适用。该项目通过市区农业专家多次实地调查勘测确定,各种数据资料依据可靠。项目建设内容经过多次设计论证和补充修订,拦河坝、排洪渠、护地坎、土整理改良、截污引灌等,其总体布局和设计均参照我国《水土保持规范》,并充分体现有科研成果和典型治理成功经验及先进技术,既满足项目建设宗旨又充分考虑实现项目目标的可行性,完全适应当地自然经济、农业发展特点,项目建设的工程内容和规模均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设计,各项工程相辅相成,长短结合,辅助于水土保持工程,从不同的角度实现消除污染、保护水源、美化环境、促进发展的目标,其设计合理,实用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

222生态效益显著,社会影响良好。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水土保持、排洪防洪、拦截污水灌溉,对老龙河流域重点地段进行综合整治。本项目实施后,流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变,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处理,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形成完整的生态防护体系和区域经济开发优势,促进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项目区的公共卫生、生活环境、农村经济、土壤环境、水质状况、径流泥沙以及生产环境都带来极为有利的影响。在项目建成以后强化监督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对河道周边环境的影响将会得到长期的发挥。在项目实施当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规模发展设施无公害蔬菜,增加农民收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将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23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当地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地点处于xx市xx区的贫困山区,它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水源,减少污水垃圾污染,而且还能够优化和整合当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户收入,因此,将肯定得到当地农户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多年来xx镇政府根据水土流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通过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了广大群众进行流域治理的积极性。

第三章项目地点基本情况分析

3建设地点自然条件

3地理位置:xx区xx镇老龙河流域,地处xx城汉江北岸,隶属于汉江河水系,属于xx镇管辖,项目区北靠著名的将军山,南临36国道,西与江北办朱家湾村毗邻,东连本镇花心村。

3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平均宽3公里,南北平均长6公里。北部山势高而陡峻,海拔高程700米以上且山体大部分裸露。区域最高海拔940多米,最低海拔450米。

33水文气象:项目建设地属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气温6℃~9℃,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6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33地质、土壤与植被:项目区地处秦巴浅丘,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性明显,自上而下为林溶褐土、耕作黄土和冲积沙土,土层肥厚,土。区域内植被属典型的针阔混交林类型。山坡分布着薪炭林林,主要以蒿草类和低灌木植物为主,间有少量人工油松林,覆盖率在40左右;河道西侧以核桃、柑橘为主,间有杨、柳、柏、槐等人工林。

32社会经济现状:项目区周围有桥河村、老农村、花心村村,总户数200户,2500人,人口密度为24人/2,人均土地为2亩,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畜牧养殖为主。

第四章&bsp;项目建设目标和规摸

4项目建设的原则:

突出水源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先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治理的原则;坚持科学、节约、生态、经济的原则。

42项目建设目标

42水土保持目标:使所治理的流域达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级验收标准,即:到治理期末,项目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区域内25坡度以上土地全部退耕还林,种植果树,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治理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

422项目建设总体规模:整理土地8亩,其中旱地面积为2亩,水田利用地95亩,农户搬迁后闲置土地2亩,滩涂荒草地53亩;新增耕地65亩。综合治理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修建拦水坝座,土谷坊5个,石谷坊2个,修建护地坝坎(河提)500。河道裁弯取直,改河道开凿小山梁座。沿护地坎边修建自流引水斗渠500米,在河提坎上硬化生产道路500米,沿河道护坡修建截污排水沟800米。

423村庄环境治理目标:解决流域内沿河道路边居住的600余户的安全饮用水问题,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解决则所、蓄圈脏水直排河道问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使流域内住户密集河段的村民清洁、文明地生活。

424产业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离城区市场近的优势,通过流转、整合、治理、取土改良等措施,建设8亩高标准设施公害富硒蔬菜地,提高土地利用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目标。

第五章&bsp;治理技术与方案

5主要技术与标准

()防洪和排水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工程设计防洪标为50年一遇洪水,河道附近村庄按20年一遇,一般河段按20年一遇。

(2)水质标准: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流域上游的水质应满足国家地表水类以上标准。

(3)生态景观标准:流域内分段形成林地和自然湿地,逐步恢复流域生物群落,营造人、文、水、绿的新景观。

&bsp;52流域治理方案

()坡面治理:坡度在25度以下的耕地全部退耕,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干鲜果,坡度在25度以上坡面栽植根系强大的青竹、松柏、荆蔸等优绿化树种,使流域两岸逐步形成绿色屏障。

(2)沟道治理:在沟道上游的支沟内内布设土谷坊,在主沟道布设石谷坊,下游布设涝池,项目建设地段,扩挖河槽,结合拦蓄、土地复垦,综合治理。

&bsp;53河道治理方案:河道裁弯取直,改河道开凿小山梁座。河道防洪提(护地坎),采用梯形断面浆砌石块砌筑,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采用根系强大的柳树,营造河道、路道风景林。

&bsp;54土地整理方案:

()土地平整标准:本项目的土地平整主要对河滩地、水田和闲杂地进行统一平整,再进行客土垫厚,使土地能连接成片,达到单元田块平整,保证05米以上厚的泥沙土和黄土混合土层,以满足机械作业需要,达到种植设施蔬菜的用地标准。

(2)土地平整方案:根据地型面积特点,采取局部平整方式,田块内部土方尽量内部消化,不符合设计高程,就近调配,满足工程量最小的平整方案,保证单元田块排灌和耕作需要。

(3)生产道路:项目区道路布设分为生产道路和田间道路两级,排洪提两则的生产道路,采用清基挖出来的土方回填为路基,机械碾压后铺设路面,田间道路按照耕作方便规划道路。

(4)排灌渠:排灌渠布设在河道两岸生产道路里边,采用砖混砌筑。

55污水和垃圾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沿河道坡面开凿渠道,拦截村庄直排的污粪和生活脏水,引入排灌渠灌溉农作物。

(2)垃圾处理:通过建设分类垃圾池,将村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定期运往指定地点填埋处理,减少垃圾对水质的污染。

56产业发展方案

根据地块地形布设蔬菜大棚,规模发展反季节蔬菜,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园区化管理,专业化生产。

第六章&bsp;工程管理、投资概算与筹资

6工程管理:本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理和组织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合同、资金、工期、检查、验收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62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水利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土建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的规定,编制本项目概算表。项目总投资4236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38948万元。

工程项目总投资概算表

&bsp;63资金筹措与运用计划

项目总投资4539万元,需政府投资454万元,项目建设在5年内完成,204年初完成全部设计规划和报审工作,204年8月开始完成水土保持、流域整治,修建防洪提、石谷坊、拦河坝、开凿小山梁改河道。205年完成土地整理,修建基础设施等,年底前,项目内容全部完成。

第七章&bsp;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价

7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流域治理率从45%增加到80%,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坑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产出率,通过整治可以使水田和原来未利用地及其它闲杂地变成设施蔬菜地,可新增耕地65亩;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发蔬菜产业,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基础;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基础设施改善、污水、垃圾的处理等,加速村镇建设步伐,改善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综合提升流域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72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老龙河流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水源得到有力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项目实施,沿老龙河流域,通过蓄水保生态林、经济林、封禁治理等,增加林草覆盖率,有效水土流失;通过在沟道、河道修建谷坊、拦河坝、排水渠等,有效拦截泥沙进入汉江;通过污水管网铺设,修建化粪池和对垃圾集中处理,减少流域面污染源,改善生态环境。

(2)通过实施保林营造,林木的根系和枯枝落叶腐烂,可增加微生物活动,提高地表肥力;流经林地的地表经流,经过林木枯枝落叶层的过滤和拦淤,其水质得到净化。

73社会效益:通过综合治理,缓减洪水和泥石流的威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标准得到提高,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保护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和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将大幅度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提高,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途径,从而推动项目流域繁荣和社会发展。

结论:老龙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基础资料准确可靠,技术设计合理,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对汉江流域水源涵养保护的要求,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项目切实可行,完全达到保护水源,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目标。

本文由


第一


























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