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校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
本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集整理4

技术学校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bsp;&bsp;&bsp;为切实加强全校系统冬春季节火灾防控工作,筑牢筑实火灾防线,坚决杜绝涉校涉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体性伤亡的火灾事故发生,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的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牢固树立“隐患胜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的消防安全管理理念,着力整治教室、寝室及公共聚集场所火灾隐患,加强多形式的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实完善、配齐配足消防设施设备,强化“科技兴安”的消防防控能力建设,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和实力,坚决杜绝涉校涉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体性伤亡的火灾事故发生。
二、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7年3月3日,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属阶段(206年月30日前)。根据学校火灾防控工作的需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属,将防火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应岗位、相应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207年3月5日前)。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总结考评阶段(207年3月3日前)。对今冬明春
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总结提升经验做法,查找工作薄弱环节,积极堵塞管理漏洞,研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bsp;&bsp;(一)切实强化冬春季节火灾防控的责任意识。冬春季节是火灾事故的易发、高发时段。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着力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增添措施、精准实施。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加经费投入、细化闭环管理,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
&bsp;&bsp;(二)及时组织实施消防安全大检查。及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维修、检测,以及是否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消防通道是否畅通以及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是否有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实验(训)室的消防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以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学生寝室、学生活动场所是否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
&bsp;&bsp;(三)大力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在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针对可能造成群体性火灾事故伤害的防控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消防的重点隐患排查治理。尤其以砖木结构建筑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坚持对学生宿舍、食堂、实验(训)室、教室、图书馆、会议室和学生集中活动场所等人群集中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台帐建立、隐患消除等工作。通过&bsp;&bsp;&bsp;排查治理,使消防通道,疏通楼梯及安全出口保持畅通;配齐配足、维护好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灯、疏散标示等消防设施。
(四)开展电气火灾等事故防范的专项整治。以防范电气火灾为重点,特别加强对宿舍乱拉乱接电气线路,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检查整治,广泛普及电气火灾防范知识,定期组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管路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有效降低电器火灾风险和事故。
&bsp;&bsp;(五)强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近期组织开展对校外住宿学生寝室的燃煤、燃气、燃煤取暖装置及校园人员聚集场所、化学实验室、通风、通气情况的全面安全检查,存在隐患的,要立停、立整、力改,加强对职工冬季取暖用气等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bsp;&bsp;(六)切实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积极配合全省“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主题活动,结合实际,认真开展“9”消防宣传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bsp;&bsp;&bsp;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作为阶段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要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落实措施,确保实效。
&bsp;&bsp;&bsp;紧紧围绕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工作重点,认真落实有关要求,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xx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本文由 第一公 文网 收集整理4